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寻觅社会的真谛 > 社会历史的主体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及其方法论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7 题号:1207494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总书记的讲话在全社会引发强烈反响。大家表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大家表示,要发扬优良传统,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请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角度,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汪洋大海,涓滴汇成;壮丽史诗,人民写就。习近平主席在二O二四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大家要共同努力,把这些事办好。现在,社会节奏很快,大家都很忙碌,工作生活压力都很大。我们要营造温暖和谐的社会氛围,拓展包容活跃的创新空间,创造便利舒适的生活条件,让大家心情愉快、人生出彩、梦想成真。”

人民,从来都是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的主角。请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史观与价值观的相关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说明。
2024-05-10更新 | 4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中国正处于城镇化进程中,需要大规模的建设。在这一过程中居民或当地单位对包括垃圾场、化工厂等建设项目本身并不反对,但抵制将它们建在自己的社区或城市,人们称这一现象为邻避现象。造成邻避现象的成因是多方面的:部分地方政府一味追求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以牺牲发展质量换取经济增速,存在邻避设施选址不当,未能最大限度降低其危害;忽视公众权利诉求,缺乏与公众交流与沟通。公民在环保意识提升的同时,一些居民人为夸大项目的负面后果,存在过度维权,甚至采取非法手段维权的现象。为了缓解“垃圾围城”现象,某市政府拟在该市的某个区域建一座垃圾焚烧厂,并准备让企业参与建设垃圾焚烧厂项目。该区域的居民闻知此消息后,担心垃圾焚烧厂带来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给自己的房产带来贬值等负面影响;担心企业在垃圾回收、处理、运输、综合利用等各环节技术不成熟造成排放超标,在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企业搞虚假环评等。


结合材料,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剖析邻避现象产生的成因。
2022-06-15更新 | 6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7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和管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分析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和管理工作的意见》的原因。
2023-01-05更新 | 29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