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5 题号:12146438
2020年5月27日,我国珠峰高程测量队成功登顶并进行峰顶测量。测量外业作业收官只意味着取得了一手测量数据,珠峰究竟有多高,尚需应用多种传统和现代测量技术进行综合计算。在数据分析、处理基础上,还要进行理论研究和反复验证,才能最终确定珠峰精确高程。这一过程体现了(       
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重要标准
②人们对复杂事物的认识受各种条件的限制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④经过反复研究才能完成对事物的终极认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实的全部,你听到的不一定就是真相。一些新闻事件,用一次次转折充分演绎了这些道理。在一幕幕新闻反转剧中,你可以根据“剧情”改变自己的态度。但无论你是剧中人还是看客,在享受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激情时,切记不要丢了理性,碎了节操。从哲学的角度看
A.认识的正确与否没有客观标准.受很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B.多数人的观点和看法是评价对象的标准
C.正确认识事物需要我们比较充分的把握客观实际,而不是失去理性的人云亦云
D.我们不可能正确认识事物,因为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今天这样的事物明天可能就是那样了
2016-11-26更新 | 9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最近中宣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一一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对下列习近平引用过的名句所包含哲理揭示正确的是(       
①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②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可靠
③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要重视实践,求真务实
④堤溃蚁孔,气泄针芒——要重视事物的质变,把握机遇促进飞跃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12-26更新 | 31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解剖麻雀”是毛泽东对典型调查方法的形象比喻。他指出:“要从个别问题深入,深入解剖一个麻雀,了解一处地方或一个问题”“往后调查别处地方或别个问题,你就容易找到门路”。下列观点与“解剖麻雀”蕴含哲理相近的是(     
①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②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③异病同治,同病异治
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1-23更新 | 1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