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81 题号:16876730
气象观测经历了从经验积累到科学观测的不同阶段。20世纪以来,随着天气雷达、气象卫星等技术不断发展,监测和预警能力不断增强。人们通过对气象目标的探测、识别与评估,能够有效规避危险。这表明(     
①气象观测获得的直接数据是人类理性加工的结果
②气象观测技术的进步延伸了人类认识世界的器官
③气象认识的过程是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
④气象认识根本任务在于推动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吸烟能预防病毒感染、喝板蓝根和熏醋可以预防肺炎、吃维生素C能提高免疫力……这些打着科学旗号传播的信息,不仅误导了大众,也扰乱了公共秩序。这警示我们

①要科学理性看待各种信息

②间接经验都是不可靠的

③真理与谬误可以相互转化

④认识的作用具有双重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05-02更新 | 10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容错机制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允许或包容犯错情况的发生。纠错机制,则强调及时纠正出现的失误和过失。容错机制是为了鼓励实践,但决不能搞一容了之、知错不改。纠错与容错并行不悖、缺一不可。建立容错机制和纠错机制的哲学依据是(     
①认识指导实践的结果总是不可预见的
②真理来源于对错误的认识和总结之中
③矛盾具有客观性,要承认矛盾和解决矛盾
④真理和谬误具有同一性,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5-23更新 | 9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未成年人保护领域遇到了许多新问题。2019年10月2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该修订草案增加了发现未成年人受侵害时强制报告制度、校园欺凌防控制度等内容,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关于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下列表述符合题意的是(       
①草案根据社会变化而增加相关内容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品质
②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草案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③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④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反映了真理具有客观性和反复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7-23更新 | 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