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寻觅社会的真谛 > 社会历史的主体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60 题号:2127225
材料:袁隆平扎根农业第一线,他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使中国整个水稻的产量提高了20%,增产的粮食每年可以解决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李振声带领团队在当地农民的配合下培育出了优质小麦新品种,在我国北方大面积推广种植,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小麦产量;著名的杂交玉米专家李登海,长期致力于玉米育种和高产栽培研究,创造了7个中国夏玉米高产纪录,他的种子在全国推广10亿多亩,增产1000多亿公斤,增效1000多亿元!
结合上述材料,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角度,谈谈这些科学家的成就对你的人生启示。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材料: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专家指出:鼓励财产性收入目的是使中等收入者占多数,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这次提出的是“使更多的群众拥有”,它从属于发展成果群众分享的理念。这一理念不仅是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乃至经济体制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志,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运用哲学常识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2019-01-30更新 | 86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云南全境的逐渐解放,一批军旅作家带着对新生共和国无限热爱的蓬勃朝气,踏上了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他们爬雪山、穿森林、人背马驮、溜索过江、吃百家饭、睡牛棚马展,饱含深情地注视着这片土地上发生的种种变革,用电影的形式积极进行创作,陆续拍出了一大批反映边疆人民生活的优秀电影,引起了影坛不小的震动。

新时代,云南电影的主题更加多样,将镜头更多聚焦重大题材,深入宣传新时代云南的新发展新成就,一批优秀影视剧正在创作中:围绕云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作重大现实题材的电影《新·五朵金花》;围绕云南脱贫攻坚、民族团结进步、生态文明建设,推出深扎怒江贫困一线四年创作的纪录电影《落地生根》;推出讲述一心为民、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院士朱有勇的故事的电影《农民院士》;等等。


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分析云南电影不同时代主题变化的原因。
2022-08-13更新 | 18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并强调,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
(1)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角度,说明“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体现的哲学道理。
(2)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知识分析,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
2015-10-28更新 | 2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