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文化创新的途径 > 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54 题号:2247725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新编历史晋剧《日昇昌票号》里有这样的情节:当饥寒交迫的魏老太拿着被水浸过的汇票来兑银子,伙计难辨数额怎幺办?日昇昌票号大掌柜雷履泰贵人详查账目底簿,当机立断,兑!当伙计忽略差价少给客商兑了七两八钱银子怎么办?雷履泰斩钉截铁,补齐!正是靠着这种诚信精神,日昇昌票号实现了分号遍布全国几十个城市、商埠重镇,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商业史,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商业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其间蕴含的经营哲学、文化理念对后世影响至深。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快速发展,取得巨大成就,金融的快速发展有力支待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但目前金融领域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如极个别金融圈存在“金融精英论”“唯金钱论”“西方看齐论”“例外论”等思想,这些思想和言论对部分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的经营观念、价值观念造成偏差和混乱,影响着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

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不仅要加强现代金融机构和金融基础设施等“硬实力”建设,也要促进价值观、行为规范等“软实力”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金融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逐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2014年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做到: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既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又彰显了现代金融元素、金融理念、金融精神,是“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在金融领域的生动实践,让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有了更宏阔的历史纵深。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对极个别金融圈存在的思想加以批驳。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知识,阐述坚持“第二个结合”对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建设的意义。
(3)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请从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五个要求中任选一个,写出与之关联的两则名言警句。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对于中国人来说,孙悟空是几代人从小玩到大的“朋友”。50后、60后大概从连环画第一次接触腰缠虎皮裙的美猴王;70后、80后或许在“咚咚咚”的《西游记序曲》中认识一个筋斗冲上云霄的石猴;90后、00后又可能是在“二次元”中与大圣结缘。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孙悟空还漂洋过海,出现在国外文艺作品中。众多“孙悟空”及其不断重塑的过程,折射出经典形象具有的永恒艺术魅力,体现着时代对文艺创新创造的永恒呼唤。

文艺是常为常新的。孙悟空只是一个例子,从中可以看到,随着时代变迁,越来越丰富的媒介和艺术形式以及世界文艺的交流碰撞,无不深刻影响经典形象再创造。创作者应当反复探寻经典形象的艺术内涵,在新的时代语境中汲取文艺经典提供的智慧,大力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以更大的勇气直面社会转型期多样生活经验,以更充沛的创造力赋予经典形象以新的话语和色彩。


(1)结合材料,运用传统文化的知识分析说明传统经典形象需要再创造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如何赋予经典形象新的话语和色彩。
2020-08-13更新 | 13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纪念大会上提出:全党要坚定道理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把文化自信与道路、理论、制度自信结合起来,既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重视,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其紧密相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自信,必然强化文化自信;而坚定文化自信又能使道路自信更持久、理论自信更科学、制度自信更完备。
材料二:文化自信,本质上是中国人民对自己创造的文化的信念与信心。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于内主要表现为人民对中华文化创造力的灵活运用;于外则表现为中国人民“不拒众流”“海纳百川”的包容姿态,以及积极“走出去”等具体行动上。可见,文化自信归根结底要通过人民来实现,一旦离开人民,文化自信就会失去存在的根基。
(1)结合材料一,运用联系的多样性原理说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四个自信”的结合?
(2)人民是文化自信的根基,这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经验。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这一经验的合理性。
(3)坚定文化自信,需要从青年学生做起。请你就青年学生如何坚定文化自信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2017-05-16更新 | 15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河南卫视继2021年春节甩出《唐宫夜宴》《天地之中》一波王炸后,《清明奇妙游》《端午奇妙游》《七夕奇妙游》《中秋奇妙游》等一波接一波,掀起一潮接一潮。这几档节目的精彩展现,让河南卫视火爆出圈。

《端午奇妙游》总导演陈佳发文感谢大家对文化自信的认同与共鸣共情。郑州大学汪振军教授这样评价七夕节目《龙门金刚》:“金刚怒目,降服四魔;菩萨低眉,慈悲安详;一个是大勇,一个是大爱,特别是在水灾疫情之时,人们既需要金刚菩萨战胜疫魔,也需要卢舍那佛的温情关怀,两种力量,一刚一柔,刚柔并济,代表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金刚菩提除百年大疫,仙女飞天佑中原平安,这正是千万人内心的愿望。”


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结合河南卫视的频频出圈说明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021-12-15更新 | 2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