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 文化具有多样性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9 题号:2251890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漓江曾一度因“重索取、轻保护”的发展模式遭遇过危机。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格局,桂林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全流域保护漓江、全覆盖治理漓江、全方位提升漓江,强力推进漓江山水“治乱、治水、治山、治本”;实施净水、补水、壅水、引水的“四水治理”工程,落实“系统策划、生态修复、林改保护、景观提升”四大治山举措;推进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持续改革完善漓江保护机制,启动建设“数字漓江”大数据监管平台,构建“重拳打击+齐抓共管+生态修复”机制,系统推动漓江全流域保护和治理取得成效,漓江流域整体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漓江生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得到系统保护。为让老百姓共享绿色生态红利,桂林市不断探索“保景富民、利益分享”之路,激活文旅产业,释放绿水青山生态价值。

材料二   一江碧水,百里风光。古往今来,漓江以其神秘多变的美,征服了每一位到访者。其著名景点有五指山、螺狮山、骆驼过江、笔架山、朝板山、僧尼相会、二十元人民币的“背景图”、黄山滩倒影、九马画山等。尽管“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漓江”,但有一个认知是古往今来高度统一的,那就是“桂林山水甲天下”。2014年,漓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如今的漓江,所代表的意义和内涵早已超越了一条河流本身。她是桂林山水的魂与神,是山水文化和东方美学的具象载体,更是一座古今中外文化政治经济交流的桥梁、一张举世瞩目的“中国名片”。如情似梦的漓江,正在盛世续写美丽传奇。

(1)结合材料一,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的知识,说明漓江流域治理的合理性。
(2)文化是旅游资源的核心与灵魂。桂林市旅游局打算借助文创产品进一步弘扬漓江文化,根据材料二,请你设计两款文创产品,并从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角度阐述你的设计依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镌刻华夏民族内聚内敛、崇尚和平性格的万里长城,到展现古代中西方文化汇聚、碰撞、交融的敦煌石窟;从以“一己之力”串联起东西方阿舍利文化传播带的稻城皮洛遗址,到诞生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光辉著作的八角楼革命旧址……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中国人民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凝结在遍布神州大地的文物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多次就文物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习近平强调:“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近年来,不论是《如果国宝会说话》《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热播的纪录片,还是《国家宝藏》《考古公开课》等叫好又叫座的电视节目,抑或是各大博物馆热卖的文创产品,都带动更多文物“活起来”的同时“火起来”“潮起来”。之前也许只在教科书上有“一面之缘”的国宝,借助活泼可爱的文物表情包、诙谐幽默的文物说唱和设计精巧的互动小游戏,形象愈加丰满而生动。以新的姿态走入公众视野、大众生活的文物和遗产,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持续绽放。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重视文物保护的时代价值。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让文物“活起来”“火起来”“潮起来”。
2023-03-20更新 | 94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国旧金山时间2023年11月15日,中美两国元首会晤。

材料一   习近平主席在会晤时指出,“50多年来,中美关系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总是在曲折中向前发展。这么两个大国,不打交道是不行的,想改变对方,也是不切实际的,大国竞争不是这个时代的底色,解决不了中美两国和世界面临的问题。这个地球容得下中美两国,我们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机遇。中美两国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道路不同,这是客观事实,但是只要双方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完全可以超越分歧找到两个大国正确相处之道。我坚信中美两国关系的前途是光明的。”

材料二   中国拥有五千多年的文化传统,包括绘画、音乐、舞蹈、文学等多个领域,而美国则以其年轻而充满活力的文化特色而闻名于世。中美元首会晤将有助于加深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和合作,共同探讨文化传承,共谱中美友谊的新篇章。

(1)结合材料一,请运用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分析习主席发言的正确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以“交流互鉴、彰显自信”为主题写一份演讲稿。
要求:①阐明中美文化交流的措施和意义。②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③总字数200字左右。
2024-01-20更新 | 12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考古发现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向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同时,也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行进在历史正确方向之上。

材料二   公众看待考古,往往带有一层传奇色彩的“滤镜”。”考古就是挖宝”这一误解曾风靡一时。然而,专业考古工作者始终明白,考古的价值不在于挖到多精美辉煌的“宝贝”,而是发现珍贵的历史线索、文化密码。随着近年来考古学科与公众的互动与日俱增,人们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了解了它的科学性和宝贵价值,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学习从事考古专业,文物保护也逐渐形成大众共识。


一位高三女生曾因高分报考北大考古专业引发社会热议。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选择考古专业的文化价值。
2021-05-27更新 | 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