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世界的物质性 > 意识的本质 > 意识的内容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7 题号:22752294
青青柳丝寄托美好情思,中国古典诗词中,诗人常借柳抒情,感悟人生。“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传递的是迎春之欣喜;“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吟诵的是思乡之愁绪;“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表达的是离别之感伤。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识“物质之柳”:柳之文学意象皆为人所赋予,却是柳树固有属性的必然显现
②悟“意识之柳”:诗人借柳抒发个人思想情感,表明诗词是对存在的能动反映
③辨“文学之柳”:经由不同侧面抽象柳的意象,有助理解中国诗人的独有浪漫
④览“历史之柳”:对柳的作用的理解因人而异,可见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但如果个人审视现实的观点是崭新的,那肯定会发现很多新的现实素材。这一观点表明(     
①意识离开了客观存在就不能形成和发展
②意识对事物的反映是主动的,带有创造性
③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受到思维方式的限制
④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客观事物本身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5-25更新 | 15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说:“天下妙士,必有妙眼,渠见妙景,便会妙手写出来……无他,只因妙手所写纯是妙眼所见,若眼未有见,他决不肯放手便写,此良工之所永异于俗工也。”这句话揭示了
A.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B.艺术创作是胸有成竹的展现
C.社会实践是艺术创作的来源
D.艺术创作是感觉和想象的融合
2016-11-26更新 | 21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102年前,当那场席卷全球的西班牙大流感爆发时,人类抵抗病毒,只能靠专业的“人”。102年后的今天,在对抗新冠疫情的战争中,除了专业的人,人工智能在疫情监测分析、人员物资管控、医疗救治、药品研发、后勤保障、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哲学角度看,智能机器人(       
①是人意识的物化,其智能源自于社会实践活动
②模拟了人的意识,能够创造理想或幻想的世界
③作为新的实践主体,推动社会生活面貌的改变
④源于实践,是人类根据条件创造的新物质形态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0-10-13更新 | 1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