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世界的物质性 > 意识的本质 > 意识的内容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2 题号:2910297
殷殷期望,寄意深远。下列对习近平总书记所引用的名言警句的寓意理解正确的有(   
①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朋友要老,好酒要陈———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③被之僮僮,夙夜在公———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
④治大国若烹小鲜 ————要自觉的树立创新意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没有天上的月亮,再平静的湖面也不会出现月亮的影子。如果水里的影子代表意识,这一形象的比喻告诉我们从内容上看,意识是(   
A.对客观存的反映
B.先于物质而存在
C.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人脑的机能
2021-08-26更新 | 25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列属于从意识的本质角度看的是
A.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B.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C.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D.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2016-11-26更新 | 4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月”是古代文人墨客笔下常见之物,但表达的思想情感却各有不同

陈风·月出

作者不详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扶兮。舒忧受兮,劳心懂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月出》之月照亮佼人脸庞,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②海上之月同照“我”与远亲,构建了作者与亲人的联系
③天上之月是有生有灭的实在,可以成为寄托情感的重要载体
④诗人眼中之月是情义的象征,是主观情感和客观形象的统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6-03更新 | 1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