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 爱国主义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9 题号:3302868
材料一:国庆盛典期间,从长城内外到大江南北,从天山脚下到世界各个角落,从现实世界到网络世界,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和精神力量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聚集和释放,其中,中国互联网吹响爱国主义“号角”,3亿网民为祖国庆祝生日就是一例。
材料二:国庆盛典活动主题突出、特色鲜明、隆重热烈、气势磅礴,充分展示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展示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充分展示了人民军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的良好形象。
材料三:国庆阅兵这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发展进步新成果的集中展示,不是向世界示威,而是宣示和平。这一点,无论是“光立方”显示的“和平”“和谐”标语,还是放飞的6万只和平信鸽,都表达了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的美好意愿。
材料四:领导人晚上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与群众一起载歌载舞,盛大的烟火表演结束了一天的庆祝活动。代表中国56个民族的演员进行了歌舞表演,很多著名歌手参加了演出。
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哪些内容?现阶段弘扬这一精神有什么重要意义?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五四运动导源于新文化运动。这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使广大青年的思想得到了大启蒙、大解放,反帝反封、图强革新的觉悟和意识得到了空前提高:五四青年知识分子传承古代先贤“先天下之忧而忧”“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等精神气质和价值追求,把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高高举过头顶,把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责任扛在肩上,发挥了“民族的春梁”和中流砥柱的作用;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激励许多青年知识分子投身革命,探寻教国教民的道路。五四运动中的青年知识分子用行动、用奋斗、用热血不断丰富着爱国主义精神。

材料二:新时代中国青年虽然面对的时代环境、时代任务与100年前有很大不同,但强国兴国、振兴中华的使命和责任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应自觉弘扬五四精神,涵养家国情怀,担当起强国复兴的历史重任。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五四时期青年知识分子是如何丰富爱国主义精神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用五四精神涵养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家国情怀的意义。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五四精神的传承和升华,请你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为弘扬五四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两点合理化建议。
2020-05-02更新 | 66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2】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伟大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结合材料,运用“我们的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弘扬长征精神?
(2)请为今天还要弘扬长征精神写两条理由,要求朗朗上口,言简意赅,每条10~20个字。
2019-01-03更新 | 5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该法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材料一   爱国主义自古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是中华儿女最自然、最朴素的情感。《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旨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为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供坚实法治保障,激发全体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

材料二   如何把爱国主义教育更加科学合理、规范有效地融入法律制度中,如何把爱国主义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实际行动,人民群众无疑是最有发言权的。全国人大常委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采取各种形式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来自一线的群众智慧、基层办法如源头活水般喷涌而出,源源不断地汇聚至国家立法机关,为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的制定、修改和完善提供了重要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实施将汇聚起无数个实干、追梦、奋斗的你和我,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前行。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新时代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知识,说明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制定和实施是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
2024-05-15更新 | 1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