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 经济全球化 > 走进经济全球化 > 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2 题号:4933377
2016年9月4—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中国杭州举行。
    材料一  2016年峰会的主题确定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从4个重点领域推进明年峰会筹备工作。一是创新增长方式,重在推进改革创新,开辟和抓住新机遇,提升世界经济增长潜力。二是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增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提高世界经济抗风险能力。三是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发挥其对增长的推动作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四是推动包容、联动式发展,力求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发展。
 材料二  中国在G20杭州峰会上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得到各方普遍赞扬。
中国方案以平等为基础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确保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力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以开放为导向广纳良言,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建议和诉求,鼓励各方积极参与和融入。
以合作为动力加强沟通和协调,照顾彼此利益关切,共商规则,共建机制,共迎全球性挑战
以共享为目标提倡所有人参与,所有人受益,不搞“一家独大”或者“赢者通吃”,而是寻求利益共享,实现共赢目标

(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G20杭州峰会的召开对世界及我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中国方案”得到各方普遍赞同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俄罗斯总统普京于2022年2月24日清晨发表电视讲话,决定在顿巴斯地区发起特别军事行动。

新闻摘要运用知识新闻解读
2月11日,对于俄乌冲突,美国前国会众议员图尔西•加巴德直言,“美国政府不停对乌克兰局势煽风点火,为的是自身私利,军工复合体因战争得盆满钵满,但美国、乌克兰、俄罗斯人民将为此付出巨大代价。”可见这场冲突是美国政府“拱”出来的冲突,更是美国军工复合体要的冲突,他们“收割”了这场冲突。只要打仗,他们的股票就上涨。《国家是什么》
解放日报3月7日报道,随着俄乌战事迁延、西方对俄重拳制裁,全世界已感受到强烈的“共振”:股市暴跌、油价疯涨、粮价攀升、金属和矿产品变得更贵、供应链加剧紊乱....《走进经济全球化》
3月30日,5200多名中国公民安全撤离乌克兰,做到了战乱撤离“无死亡,无群伤”。下一步,外交部和中国驻外使领馆将继续积极推进领事保护机制建设,持续打造“海外平安中国”,以实际行动告诉每一位海外同胞,无论什么时刻,无论身处何方,你的背后是祖国。《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
俄乌局势变化以来,西方一些媒体把乌克兰局势往台湾问题上引,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台湾地区与乌克兰之间的不同。4月1日中方回应,台湾问题与乌克兰问题有本质区别。乌克兰是主权国家,俄乌问题是主权国家间的冲突;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国家的结构形式》
4月,中国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上就乌克兰问题阐述中方主张,包括乌克兰在内的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得到尊重,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都应得到遵守,各国合理安全关切都应得到重视,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都应得到支持。《中国与联合国》

阅读上列新闻摘要,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对以上新闻事件进行解读。
2022-07-04更新 | 19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2020年12月30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马克龙、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举行视频会晤。中欧领导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

中欧投资协定对标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着眼于制度型开放,展现了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和信心,将为中欧相互投资提供更大的市场准入、更高水平的营商环境、更有力的制度保障、更光明的合作前景;将有力拉动后疫情时期世界经济复苏,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增强国际社会对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信心,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中欧两大市场的重要贡献。


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中欧双方为何能够如期完成谈判。
2022-08-02更新 | 27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3】【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2020年11月4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进博会上,一项项高端装备展示创新科技,多种智能产品全球首发,引来国内外媒体关注。2021年5月6日,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南开幕。消博会聚焦“高、新、优、特”消费精品,彰显了中国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和吸引力。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正面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等严峻挑战,进博会和消博会的举办,传递出中国推进“合作共赢、合作共担、合作共治”的共同开放的声音,体现了中国同世界分享市场机遇、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携手共创人类更加美好未来的真诚愿望。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合作共赢、合作共担、合作共治”是促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正确选择。
2022-03-22更新 | 33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