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7 题号:5722822
2017年8月,上海昆剧团受邀参加希腊政府主办的首届中国戏曲节。600岁的昆曲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无穷魅力,在希腊掀起了一阵昆曲热,也为中国与希腊建交45周年增添了亮丽的一笔。材料表明
①文化发展是政治发展的前提
②文化创新要博采众长、求同存异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不同民族在文化上具有相通之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21年7月,“泉州: 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6处世界遗产。宋元时期,泉州成为东西方海洋贸易的重要港口,来自不同地域、信仰不同宗教的商贾汇集于此,不同的文化在这里交流融合。今天的泉州, 清净寺、伊斯兰教圣墓、开元寺、草庵摩尼光佛造像等遗产点,都实证了当时各种宗教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传播。由此可见(     
①文化发展要注重借鉴与融合
②各民族文化具有普遍的规律
③文化在相互的交流中得到传播
④文化创新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1-24更新 | 7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6届会议决定,把中国皮影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说明
①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
④不同民族文化不可能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16-11-26更新 | 30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二十四节气首次变身为倒计时器,从“雨水”开始,到“立春”结束,让全世界领略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华智慧。这启示我们(     
①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也推动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民族文化只有向世界传播才有意义和价值
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需要进行创新性的表达
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文化创新的丰富养料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5-12更新 | 9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