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世界的物质性 >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8 题号:5845920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表示,世界经济增长低迷态势仍在延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我国发展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经济运行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确定恰当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人们可以随意选择生产力
②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要尊重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④否定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自明朝中叶以来,位于江苏中部里下河地区的兴化洪涝多发,素有“洪水走廊”之称。为应对连年灾害,兴化先民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发了“垛田”这一全新的农业生产模式,最终孕育出农业、林业、渔业一体的传统农业系统,对兴化的民间文艺、风俗习惯等各方面都有着深刻影响。这表明(       
①地理环境是发展农业生产模式的基础       
②人民群众是精神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③事物价值的转化依赖于人的实践活动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基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0-25更新 | 28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先植绿、后建城,是雄安新区建设的一个新理念。雄安新区建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划定开发边界和生态红线,实现两线合一,着力建设绿色、森林、水域、智慧一体的新区。雄安新区建设理念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②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是自然界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③科学的意识能够改变自然界的属性和规律
④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才能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2021-10-19更新 | 201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关于城镇化的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有人认为,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城镇化速度如果超越了经济发展水平,会由于缺少产业支撑出现空心化。下列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有
①社会的发展是客观的,超越经济发展水平的城镇化只会事与愿违
②构成人类社会的要素具有客观性,我们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③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有规律的,我们应推动规律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
④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人无法拒绝所以只能固守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对于中国而言,城镇化既关乎“三农”问题的解决,也涉及区域协调发展,更是扩大内需、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①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
②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
③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的发挥起决定作用
④系统内部各要素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6-12-12更新 | 1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