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7 题号:65193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作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
报告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全民守法;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支持人大、政府、法院和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发挥作用;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加快形成覆盖党的领导和建设各方面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报告强调,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进行艰辛的理论探索,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把这个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作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以全新的视野深入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具有根本性、长远性的指导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探索和形成过程。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12月5日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基础教育。《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要求,将动手实践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加强学校劳动教育,开展生产实践体验,支持学校聘请劳动模范和高技能人才兼职授课。组织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鼓励有条件的普通中学开设职业类选修课程,鼓励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向普通中学开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大型企业、产业园区周边试点建设普职融通的综合高中。工匠精神是一种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将工匠精神培育融人基础教育的必要性。
2018-06-13更新 | 57次组卷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5)
【推荐2】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闭幕。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立足于并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促使中国法治建设不断发展。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到今年“依法治国”首次作为党的中央全会议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我们步伐稳健有力。
“法治中国”36年
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
提出“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987十三大
提出“法制建设必须贯穿于改革的全过程”的思想。
1997十五大
正式提出“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2002十六大
提出“要善于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大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
2012十八大
提出“加快建设社会注意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
2014十八届四中全会
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问题,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结合材料,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角度,说明党建设“法治中国”的历程体现了哪些方法论道理。
2016-11-26更新 | 32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计划生育,我国在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全面推行,1982 年定为基本国策,2001 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015 年 10 月 29 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闭幕,会议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继 2013 年“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我国人口政策不断调整的合理性。
2017-02-08更新 | 10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