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世界的物质性 > 意识的本质 > 意识的内容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2 题号:6754826
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语言文字期刊《咬文嚼字》于12月15日对外揭晓2017年十大流行语:“扎心了,老铁、怼、你的良心不会痛吗、Diss、尬聊、佛系”等榜上有名。每一热词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这反映了
A.意识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D.一切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天上明月,常令诗人爱恨交织。有人怜爱: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同“夕”)如环,昔昔都成玦;也有人嗔怪: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其实,月亮本是宇宙间一个冰冷无知的星球,它的阴晴圆缺乃是天体运动的自然规律使然,人们对它的爱恨都是无理的: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诗人无理的怜爱与怨恨表明
①文学世界是创作者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文学世界中一切事物都具有客观性
③文学创作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④文学创作是意识能动改造世界的具体形式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正是通过这种看似无理的怜爱与怨恨,把诗人郁积于心的深情浓愁表达得淋漓尽致,因而无理却又显得有理了。可见,在诗的世界里,“有情”才能“有理”,“情”往往是胜于“理”的。这一论述说明
①文学世界中“情”与“理”是直接同一的
②文学世界中“无理”依据一定条件可以转化为“有理”
③文学创作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有其独特方式
④文学创作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16-11-26更新 | 38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2020年5月2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今年要编制好“十四五”规划,为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擘画蓝图。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国家发展规划,引导公共资源配置方向,有利于保持战略连续性稳定性,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材料表明(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②意识具有目的性和主动创造性
③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④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08-20更新 | 5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2016年3月,在举世瞩目的人机围棋大战中,谷歌公司的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阿尔法狗)以4:1战胜世界冠军李世石,只在第四局中李世石构造了一种欺骗性模式,才扳回一局。AlphaGo的胜出,显示出入工智能在已知历史数据的支持下,能做出远胜于人的高速搜索。对这一事实的正确认识是
①智能机器人结构复杂、组织严密,具有人脑不可比拟的高智商
②人机大战是人类对未知领域的又一次富有意义的探索
③智能机器人是对人的思维过程的模拟,不具有独立意识
④人工智能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产物,具有人类智力的本质特点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7-03-20更新 | 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