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文化创新的途径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3 题号:6860378

传统的祭祀方式焚烧纸钱、放鞭炮、燃香不仅可能引发火灾,还会造成空气污染指数的上升;大量祭祀用品消耗也是对自然资源的浪费,日益奢侈化的祭祀用品对各个家庭而言成为一种“面子”负担……随着“低碳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人们开始呼吁摒弃清明节祭奠的“奢华”攀比之风,倡导网络祭扫、音乐祭扫等健康文明的祭扫方式。清明节“绿色祭扫”的创意一直都有,鲜花换纸钱、天堂信箱、视频祭扫、网站祭扫……这种祭扫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响应。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材料所体现的知识。
【知识点】 文化创新的途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于2018年10月8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开播。该节目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结合文化阐释和经典释义,深入浅出地解读了社会所关注的为民、修身、读书、孝道、家风等主题,让观众沉浸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之中。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回望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从“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爱民情怀,到“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精忠报国;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到“不为五斗未而折腰”的独善其身……这些传统文化经典如同数不尽的璀璨明珠,彰显出我们的文化自信,如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正是古代先贤民本思想的创新与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新时代如何让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蓬勃的生命活力。
2019-04-10更新 | 19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8年2月25日,在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完成了让世界为之惊艳的8分钟表演8分钟演出中,演员“熊猫”与目前我们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高科技产品“冰屏”共同在地幕上勾勒出了龙、凤凰、中国结、扇子等多个具有中国文化代表性的传统元素,同时高速铁路、中国现代化城市、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大剧院、中国桥梁、高速公路、“中国天眼”、大飞机、未来空间站等纷纷出现在“冰屏”上,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以前有什么”,“中国现在有什么”“将来还会有什么”,北京冬奥组委在春节期间还推出了“冬奥有我”的互动,凡在闭幕式开始前参与活动,微信头像将有机会出现在冬奥闭幕式现场”韩国志愿者金艺琳表示:八分钟立意很出彩,“简单但富含高科技”。英国人史蒂芬•兰特尔则表示:“中国选对了‘代言人’,熊猫可爱又富有亲和力,是很好的和平友谊使者。”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北京8分钟”是如何体现文化创新的?
2018-07-21更新 | 17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摆脱贫困这一世界性难题,在中国的伟大实践中正升华为一曲时代颂歌。2020年11月6日,湖南湘西十八洞村的精准扶贫故事浓缩成为一部史诗歌舞剧《大地颂歌》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全国扶贫攻坚题材优秀舞台艺术剧目展演开幕以来,包括该剧在内的67部舞台艺术作品,以线下演出、线上直播、展播等方式,在持续两个月的时间里,让更多人真切触摸到扶贫路上的酸甜苦辣。艺术演绎生活真实,舞台映射壮阔时代。这些剧目叫好又叫座的背后,除了真实、真情、创新,更有脱贫攻坚引发的普遍共鸣,以及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

材料二   近期,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共迎未来”中外青少年人文交流活动暨第二届“中外人文交流小使者”集体展示活动在重庆南开中学正式开幕。“共迎未来”中外青少年人文交流活动源于国际奥委会“一校一国(地区)”传统奥林匹克教育项目。本次活动中,来自各地的百余支中外青少年团组按中文、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六大联合国工作语言类别,分组展示中文经典诵读和中外经典影视配音等作品。活动中,来自重庆市的多所学校和艺术团带来了舞蹈、诵读和英语短剧等精彩的文艺演出。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脱贫攻坚题材优秀舞台艺术剧目“叫好又叫座”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分析举办“共迎未来”中外青少年人文交流活动的意义。
2022-02-14更新 | 1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