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 爱国主义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57 题号:790767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授予100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其中有:农村改革重要推动者杜润生、真理标准大讨论代表人物胡福明、杂交水稻研究开创者袁隆平、城市集体企业改革先行者步鑫生、企业管理创新优秀企业家张瑞敏、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重要推动者于敏、中医药科技创新优秀代表屠呦呦、科技体制改革实践探索者王选、“女排精神”优秀代表郎平、“互联网+”行动探索者马化腾等杰出贡献人员。

他们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做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代表,堪称各个领域的楷模。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要向他们学习,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和责任。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改革先锋人物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
(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相关原理,分析改革先锋人物取得成就的原因。
(3)选择一位你所熟悉的改革先锋人物,谈谈如何向他学习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是新时代中学生的必备素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

1949年我国向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时也向祖国大地和旅居海外的所有炎黄子孙宣布,你们不再会居无定所,不再是一颗浮萍。所有中国人从此有了根。

2020年,热闹喜庆的春节瞬间被按下了暂停键。突如其来的疫情是一场考验, 对国家和人民的考验。但中国已经不再是贫穷落后的中国:政府不计成本治疗阻断疫情,官员和党员带头冲锋、医生护士警察社区这些基层人员驻扎一线、人民在家隔离配合.一切都井井有条。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当代中国青年要与新时代同向同行,爱国爱民,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材料二   中美分别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能否处理好彼此关系,攸关世界前途命运,是两国必须回答好的世纪之问。中美自1971年双边关系“破冰”以来的发展历程表明,中美利益已经深度交融,双方谁也离不开谁、谁也改变不了谁、谁也不必取代谁。中美关系不是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任何一方的成功都不必以另一方的失败为代价。 中美合作,可以办成许多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中美对抗,两国和世界都会遭殃。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这是中美建交以来被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的真理。中美关系不是一道是否搞好的选择题,而是一道如何搞好的必答题。


请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谈谈对“当代中国青年爱国爱民"的理解。
2022-08-11更新 | 38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家首次颁授“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隆重表彰一批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受表彰的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是千千万万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贡献的杰出人士的代表。他们身上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的事迹和贡献将永远写在共和国史册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我们以最高规格褒奖英雄模范,就是要弘扬他们身上展现的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英雄模范们都对党和人民事业矢志不渝、百折不挠,都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冲锋陷阵、顽强拼搏,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其中很多同志都是做隐姓埋名人、干惊天动地事的典型,展现了一种伟大的无我境界。英雄模范们用行动再次证明,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的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弘扬共和国英雄精神。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2)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青年应该如何崇尚英雄、争做英雄?
2020-02-10更新 | 277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难 (0.4)
真题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湖南是一方红色热土,走出了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等老一辈革命家,发生了秋收起义、湘南暴动、通道转兵等重大历史事件,大批共产党人在这片热土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

“心怀天下,忧国忧民”自古以来就是流传在湖湘大地上的精神禀赋。正是怀着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深重忧患,一批又一批湖南人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无论前路如何凶险,他们始终坚信革命理想高于天。“敢为天下先”,他们对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他们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的牺牲,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红色基因伴随奔腾不息的湘江水深深融入了三湘儿女的精神血脉,在新时代长征路上,“湖南红”将更加熠熠生辉。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湖南为什么这么“红”。

材料二   湖南红色资源丰富,红色基因厚重。习近平总书记赞誉湖南“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多次讲述发生在湖南的“半条被子”和陈树湘“断肠明志”的动人故事。这些红色资源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

某中学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研学活动,请你在以下三条研学线路中任选一条,根据所选线路拟定学习主题并说明活动意义,字数在150字左右。
A线: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长沙(新民学会旧址、岳麓书院、橘子洲头)
B线:汝城县沙洲村(“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道县(陈树湘纪念馆)——通道县(通道转兵纪念馆)
C线:长沙(雷锋纪念馆)一花垣县十八洞村(精准扶贫“首倡地”)
2021-06-11更新 | 35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