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0 题号:7932702

2017年2月18日,央视一档原创大型文化情感类新节目《朗读者》开播,节目一播出便引来好评如潮。

材料:《朗读者》第一期压轴出场的是96岁高龄的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他在国内外出版译著包括《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六十本,是有史以业将中国历代诗词译成英、法的韵文的唯一专家。2014年8月2日许渊冲获得国际翻译联盟(国际译联)2014“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成为该奖项自1999年设立以来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许老先生尽毕生之力所做的,就是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之美,似无止境。对于未来的时间,他是这样设计的:两个多月翻译一本,计划有生之年完成《莎士比亚全集》。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说明中外名著为什么可以互译共存。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13年,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三年来,中国与沿线国家通过互办文化年、艺术节、影视桥、丝路书香工程等进行文化交流合作。我国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和平共处、共生共荣的精神获得沿线国家的认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知识,简要说明“一带一路”倡议的文化意义。
2017-02-08更新 | 8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材料:在中国古代璀璨的文明里,小到器物,大到建筑,一代代匠人的手中诞生过无数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中国古典园林因其独特的造园艺术被西方国家所推崇。目前,已有40多座苏州园林先后落户30个国家及地区,漂洋过海传播中国魅力。“异地落户”的苏州园林,水榭、亭台、拱桥、长廊、漏窗等传统江南园林建筑元素应有尽有,布局精巧韵味独特,亭台楼榭绿树掩映,处处透出大自然的乐趣。同时,在建设过程中注重融入当地文化元素,采用全钢结构,引入纳米、碳纤维等多种技术提升中国园林的技术含量。中国工匠秉持“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人工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使两者相得益彰,打造了一个个园林精品,受到越来越多海外人士的青睐。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苏州园林受到越来越多海外人士的青睐的原因。
材料:国学经典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近年来,漳州市教育局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引导全市各中小学注重引入国学经典,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并赋予时代精神。全市各中小学将国学经典名言、故事彩绘、雕刻到校园街道两侧和教学楼走廊墙上,有的还将国学经典故事改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话剧组织演出。各中小学在每年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以及儿童节、国庆节等节日,广泛开展国学经典展演等活动。
(2)结合材料,说明漳州市各中小学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如何体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
2017-08-09更新 | 7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0年12月17日,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成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太极拳源于中国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陈家沟,距今有三百多年历史。它以太极阴阳学说、中医经络学说、道家导引吐纳术为依据,结合武术众家之长而创制,又被称为哲拳、文化拳。目前太极拳传播到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习练者有4亿多人,被公认为21世纪人类最佳健身运动方式。此次申遗成功有利于进一步向全世界推广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向海外更大限度的传播中国文化软实力,传播和谐共赢的中国智慧,同时为促进全球文化协调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巨大的力量。

材料二   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传承和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既需要保护凝聚着前人智慧的古老工艺、技艺,更需要结合当前社会的实际,拓宽传播渠道,增强文化遗产传播的质感和温度。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取得重大进展,从最初单纯依靠政府有关部门组织推广,到民间传承人自发宣传,再到学界、媒体重视;传播渠道也更加多种多样,借助现代欻字技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听得见”“带得走”“学得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使之成为触手可及的文化产品。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太极拳申遗成功的文化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知识,说明如何更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
2021-05-28更新 | 1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