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世界的物质性 > 自然界的物质性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3 题号:834258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这一要求的哲学依据是()
①自然界具有客观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保护环境
②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才能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③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只能依靠国家政策来缓和
④形成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是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要引导规范和约束国土资源开发利用行为,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度有序利用资源,优化资源开发利用结构,深入推进国土综合整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提高国土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和水平。这是基于(     
A.形成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是我们正确对待自然的前提
B.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才能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C.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会随人的意识而改变
D.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主观的
2022-10-03更新 | 22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明(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客观存在性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C.自然界得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022-06-22更新 | 23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与“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都告诉我们(     
①在自然面前人是无能为力的
②物质运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③自然界是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的
④自然界的事物都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1-20更新 | 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