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寻觅社会的真谛 > 社会历史的本质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02 题号:943177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新华社太原11月29日电教育部29日发布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题,不得超标命题。

29日在山西省长治市举办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说,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目的是促进学生认真学好每一门课程,完成好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学业,切实做到学什么考什么,而不是考什么去教什么、去学什么。

意见提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兼顾学生毕业和升学需要。试题命制既要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要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不同学科特点,合理设置试题结构,减少机械记忆试题和客观性试题比例,提高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比例,积极探索跨学科命题。此外,意见还提出,各地要建立主观性试题“一题多评”制度和抽检复核制度,确保阅卷质量。


运用唯物史观的有关原理,分析教育部提出要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切伟大的实践,都需要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加强理论思维,总结好、运用好党关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思想理论成果,更好指引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日益繁荣,网络生态持续向好,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正在信心百倍书写着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

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锐意进取、守正创新、团结奋斗、扎实工作,一定能不断书

写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新篇章、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1)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阐明我们党为什么要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该如何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促进文化强国建设。
2024-02-02更新 | 417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最大亮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为人民代言、为人民立言,体现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担当。

文化建设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说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什么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2)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建设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重要意义。
(3)请你就如何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提两条建议。
2018-01-13更新 | 45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纵贯5000多年,形成了以万物一体的宇宙观念、刚健有为的人文精神、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等为主要内涵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征着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等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在世界文化体系中,中华文明地位突出,中华文化影响广泛,中华文明不仅是四大原生文明古国中唯一未曾中断且延续至今的文明形体,且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是具有重要外溢影响的文化存在。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大量有关治国理政、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社会伦理、道德修养、国际关系等方面的精髓要义,如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清廉从政、勤勉奉公等,至今仍给我们以深刻启示。

在世界文化激荡的洪流中,是壮大自己的文化力量,提升民族文化的影响,还是被文化洪流冲刷甚或遭受涤荡淹没之灾,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场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严峻考验。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的文化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2)作为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当也必须从历史深处走入当代社会。运用所学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怎样才能从历史深处走入当代社会。
2023-04-05更新 | 4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