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5届山西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
山西 高三 阶段练习 2017-07-20 11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文化史(旧)、政治史(旧)、经济史(旧)、世界史 、选修(旧)、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 朱子《全书·语录》说“封建”之意,一是“君民之情相亲,可以久安而无患”;二是“圣人不以天下为己私,分与亲贤共理”。但这套体制也有重大缺陷,即
A.膏粱子弟“不学而居民上,为害岂有涯哉?”
B.天下未“放开做,使恢复有余地”
C.“来来去去,无长之意,不可恃以为固也”
D.“事权之太分,委琐不足恃,重迟不易举”
2014-11-10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山西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 下图为西汉州(部)设置情况简表(局部),皇帝给刺史规定了“六条问事”的基本职责,其中五条都是针对两千石郡守的,而对国王的监察却未列入明文,这主要是由于
A.惩戒秦亡,着意涵养同姓B.王国气盛,中央暂时隐忍
C.郡守掌军,威胁中央集权D.推恩令行,王国患已消
2014-11-10更新 | 2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山西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3. 清朝皇帝上谕分两种,明发上谕和廷寄上谕。明发上谕内容是公开的,传达方式与明以前旧制相同,“由内阁拟好,皇帝看过,再由内阁交到六部。”廷寄上谕则“是清代特有的,直接由皇帝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旁人谁也不知道。”由此可见
A.至清代我国封建政治制度最终成熟B.清中央机构设置注重兼容满汉旧制
C.内阁身份更正式,地位高于军机处D.军机处成核心机枢“隐然执政之府”
2014-11-10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山西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4. 汉字中许多形声、会意字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如这个“耕”字,我们可以确知当时
A.土地私有得到发展B.精耕细作开始确立
C.小农独立经营普遍D.生产力水平较低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5. 唐朝前期,大力推行均田制,农民按均田法占有的土地,关东最多,长江流域次之,关中最少。关中农民均田所得最少最可能是由于
A.关中不宜农业,土地、人口少
B.关中动荡,农业人口大量南迁
C.关中大量土地为地主占有
D.贵族门阀干预,均田执行不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6. 下表为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分析图表,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A.北宋“不抑兼并”,农业渐趋衰退B.北宋“抑商”力度逐渐加大
C.王安石变法“理财”,收效显著D.北宋时期封建经济持续繁荣
2014-11-10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山西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7. “在技术创造性方面,古老的中国官僚社会当然比不上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但它却要大大胜过欧洲封建社会或希腊奴隶社会。”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设置了天文、农、医以及各种手工业管理机构和官员,科技发展形成官办、官营的局面。以下科技成就的出现与这种局面直接相关的是
A.B.C.D.
2014-11-10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山西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8.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时代。”下列文化艺术成就彰显了这一时代特征的是
A.文人多画山水寄托分裂动荡之痛B.戏曲象征虚拟表意的传统已经成熟
C.小说着眼民风世情反对纲常之道D.书法尚韵,重在表现自我追求风骨
2020-11-25更新 | 21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9. “强调情感与理性的合理调节,以取得社会存在和个体身心的均衡稳定:不需要外在神灵的膜拜、非理性的狂热激情或追求超世的拯救,在此岸中达到济世救民和自我实现。”这体现的是(   
A.文艺复兴的人文追求B.儒家的政治道德原则
C.启蒙运动的政治理想D.道家的自然达观理念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城邦在实质上是一种特权组织,公民是“属于城邦的人”。城邦在公民心目中如神物一般。公民们赋予它绝对的政治、宗教和伦理权威,能够全面地支配和干预个人生活。希腊的这种城邦公民工具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城邦是维护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B.城邦政治实质是贵族政治
C.城邦借神权对公民实施精神控制D.城邦对公民利益严重漠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1. 自梭伦时代起的某段时期内,雅典的公民权曾对新移入的外邦人有条件开放,到伯里克利时期则规定,父母皆为雅典人者,始能为雅典人,拥有雅典公民身份。这主要说明伯里克利时期的雅典
A.民主生活出现某种倒退B.社会包容性大为减弱
C.城邦进入空前繁荣时期D.公民与外邦人矛盾尖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2. 智者学派并不是一个有严格组织的学术团体,很多人都是教师和知识分子,他们自觉地承担起了启蒙民众的作用,不辞辛劳地从一个城邦转到另一个城邦,向民众传授辩论术、修辞学、市政学和人性知识等,从而使这些公民适合于雅典的民主制。这一学派的智者大都(   
A.反对追求实利B.坚持法律之上
C.推崇专家治国D.忽视道德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3. 恩格斯指出“在罗马法中,凡是中世纪后期的市民阶级还在不自觉的追求的东西,都已经有了现成的了。”他旨在强调罗马法(   )
A.体系的完整性和内容的丰富性
B.具有永恒性和普遍适用性
C.代表法学最高成就具有超前性
D.适用商品交换有持久生命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