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课后培优练(选择性必修1)-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全国 高二 课后作业 2021-08-19 2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经济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选修(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史学热点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 “中共八大对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果,历史证明这些成果对于论店党的事业的发展有长远的重要意义。"下列关于中共八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提出了发展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B.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正确分析当时国情并确定工作重心D.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确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陈云在中共八大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个体经营是补充;计划生产是主体,自由生产是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自由市场是补充。陈云的这一设想表明
A.计划经济体制日趋完善
B.社会主义建设多种经济可以并存
C.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
D.经济建设受到“左”倾思想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组织出版社创作了大量连环画,涵盖了抗美援朝、工人生活、农民翻身、战斗事迹、英雄劳动、思想改造、破除迷信、科学知识、婚姻问题、儿童故事等方面。此举旨在
A.践行“另起炉灶”外交政策B.适应社会主义改造的要求
C.利用连环画通俗性教育民众D.推动扫盲教育的顺利开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1898年,光绪皇帝下诏:自下科始,乡、会试及岁科各试,废八股,改试策论。后依湖广总督张之洞建议,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会试亦如之”。一些读书人对此“惊怪不知所为”;书商则“乘时射利,猎取中外时报,补缀成篇,标以俗名,如《三场要诀》之类,获利亡算”。这反映出当时清政府
A.不顾士民反对坚决废除科举B.各省督抚大力支持维新变法
C.着手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D.适应形势变化调整取土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据《秦集史》记载:“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这说明商鞅变法的成功是因为
A.借鉴了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B.秦国的经济文化落后
C.开创了政治经济文化新制度D.东方诸国的改革失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陈夔龙在《梦蕉亭杂记》中写道:“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这反映出
A.一些变法措施客观上阻碍变法推进
B.裁减冗员是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C.变法的阻力主要来自清廷冗滥官员
D.变法触动了广大市民阶层的利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清代书院中,历史教材主要为传统纪传体史书。1901年,清政府采用日本人编订的新式教科书,遭到诸多学者强烈反对。两年后,借鉴日本教科书历史分期、章节体例和叙事方式的学者自编教科书成为主流。学者自编教科书旨在
A.反对日本学术垄断B.配合反清斗争需要
C.创新史学研究方法D.塑造新的国民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1956年,中央主管财经工作的副总理陈云说:“有同志说夫妻店不算社会主义,我倒是看到社会主义长时间内还需要夫妻店,因为老百姓还要买油盐醋,要吃大饼、油条、汤圆、馄饨。”这表明
A.保留个体经济成为了高层共识B.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被突破
C.恢复发展国民经济是重中之重D.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尚在摸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1978年11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中央工作会议。会议专门印发了《苏联在二三十年代是怎样利用外国资金和技术发展经济的》等参考材料,同时指出,我们应该研究日本、西德(联邦德国)、南斯拉夫等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的情况,很好地借鉴他们的经验。由此推断,中央工作会议
A.完成了工作重心的转移B.实施了改革开放的政策
C.转变了经济发展的思路D.认可了市场经济的作用
2021-07-18更新 | 321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0. 2021年6月2日“学习强国”推送了一篇题为《“西湖藤器”打开利用外资的大门》的文章,讲述了浙江省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西湖藤器企业有限公司”1980年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这本《中外合营企业批准证书》,见证了这段历史。据此可知当时浙江
A.城市体制改革已经起步B.市场经济体制决策正确
C.已开启对外开放的步伐D.经济体制改革领先全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1. 商鞅变法时曾两次颁布《分户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这一做法
A.体现重农抑商的思想B.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C.直接增加了人口数量D.标志着封建制度的建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