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全国 高三 课后作业 2021-08-19 37次 整体难度: 较难 考查范围: 文化史(旧)、中国古代史 、选修(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1. 有学者对《诗经》风、雅、颂的时代与内容进行考察,其发现如表所示,据此可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
多数诗篇的形成时代整体上对“天”的态度
《周颂》西周初年颂天
《大雅》西周中期至西周晚期疑天
《小雅》西周晚期至东周初年骂天
《国风》西周末年至春秋中叶不理天
A.天子权威不断强化B.天道观持续衰落
C.人文意识逐渐增强D.人性论走向成熟
2021-06-08更新 | 7728次组卷 | 90卷引用:湖南省2021年新高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 《荀子·王制》中说:“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欲荣则莫若隆礼敬士矣,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是君人者之大节也。三节者当,则其馀莫不当矣;三节者不当,则其馀虽曲当,犹将无益也。”这主要体现出荀子主张
A.平政爱民需要礼贤下士B.执政要以人为本
C.重视人民群众利益D.尚贤是治国之本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西周时期,戎狄主要居于周朝西北部边境地带。春秋时期,戎狄中有不少分支已逐步分散地进入中原,与各诸侯国杂居,填充了各国之间的很多空地。这一变化
A.加剧了边疆地区的民族矛盾
B.促进了春秋时期的社会转型
C.导致了中央集权制度的衰落
D.加快了不同区域间的民族融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4. 下列诗句中,创作于下图所示水利工程竣工的历史时期的是
A.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B.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C.穿来自秦汉,流出注湘漓
D.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 春秋时代见于记载的有“隐民”、“私属徒”、“宾萌”和“族属”之类的称呼。其中“隐民”和“私属徒”是隐匿托庇于贵族豪宗之家的荫庇户,即依附农民。“宾萌”指外来依附农民,与后来的隶农类似。上述称呼的依附户虽然还要经受超经济的剥削,但有权支配部分收获物。材料反映出
A.小农经济已经形成B.封建土地私有制度正式确立
C.赋税制度发生变化D.封建生产关系正在逐步形成
2021-06-04更新 | 2333次组卷 | 20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6. 战国时期“范雎、蔡泽、苏秦、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自身而为将”;商鞅变法则实行“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等措施。这说明
A.个人奋斗决定社会关系变动
B.社会关系变化与商鞅变法相互推动
C.商鞅变法打击了旧贵族势力
D.战国时期的大变革造就了商鞅变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鲁国在鲁宣公十五年实行“初税亩”。如表是春秋三传对其做的解读,三者皆认为鲁国的“初税亩”
春秋三传对“初税亩”的注解
《谷粱传》初税亩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亩十取一也
《公羊传》税亩者何?履亩而税也
《左传》以丰财也
A.确立了什一税原则B.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C.催生了土地私有制D.建立了中国税收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8. 《汉书·艺文志》在评价战国时期的某一学派时说:“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易》曰‘先王以明罚饬法’,此其所长也。及刻者为之,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法家主张按法律进行惩罚,辅助礼制B.法家主张发展经济,富国强兵.
C.法家主张君主专制,尊主卑臣D.法家提倡重农,抑制工商
2021-05-30更新 | 609次组卷 | 4卷引用:宁夏吴忠市2021届高三一轮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