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潍坊市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山东 高三 阶段练习 2021-10-14 12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文化史(旧)、中国古代史 、政治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史(旧)、选修(旧)、世界史 、文化交流与传播、史学热点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有学者把孔孟乐道精神分为三类:君子之乐,君子弘道以求学习、交友、有志之乐;贤士之乐,贤士以“立命”“修身”得求“知命”“事天”之乐;圣人之乐,圣人求仁且智而得以忘忧乐道。这种精神
A.体现出儒、道思想共通互融B.是先秦时期思想家的共同追求
C.重在强调个体人格的独立性D.是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 汉代以后,明堂一直是皇帝祭祀与布政的重要建筑。北魏孝文帝曾下诏“起明堂”,模仿汉制在平城南郊建立明堂,并亲赴明堂祭先祖、“布政事”。这一举措旨在
A.吸收汉族先进文化B.规范国家礼仪
C.宣示政权的正统性D.弘扬先祖事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3. 北宋中期,欧阳修、司马光曾经就省试录取名额分配进行过激烈的辩论。司马光主张照顾地区差异,按照一定份额“逐路取人”。而欧阳修则认为,应该按照考生的绝对成绩“唯才是择”,以防“缪滥”。这反映了
A.科举制难以实现公平B.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的冲击
C.双方政治观点的分歧D.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明清时期,读书人的视野由《四书集注》转向现实生活,他们认识了程朱理学中不曾有的东西,于是符合商人利益的思想便应运而生了。这种变化折射出
A.经世致用思想产生B.抑商政策的松弛
C.传统义利观被颠覆D.商品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5. 左宗棠认为“借不如雇,雇不如买,买不如自造”,应“穷其制作之原,通其法意”,要做到“尽其所长归于中土,相衍于无穷”。基于这一认识,他
A.发展近代教育B.力图变法自强C.践行实业救国D.全面学习西方
2021-10-14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6. 康有为大同世界里,明确规定了社会财富归人民选举产生的公政府来管理和分配,公政府在整个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孙中山理想蓝图中给私有制经济留下了一定的活动余地,把社会主义的某些原则推向社会。这反映了两者
A.废除私有的共同追求B.天下为公的夙愿
C.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D.阶级立场的不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首词描绘的是
A.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B.“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C.八七会议精神的实践探索D.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下图是题为《庆祝后该是努力建设的开始》的漫画,上方是由喜庆的灯笼组成的“双十”字样,灯笼上写着“庆祝胜利”“联合国胜利”“中华民国万岁”等字样。漫画下方的人物,一手拿着笔、尺和圆规,一手拿着镰刀、锤子和铲,准备投身祖国建设。该漫画
A.反映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B.描绘了解放战争胜利的喜悦
C.表达了建设新中国的美好愿望D.未能准确预判时局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9. 《人民日报》的国庆社论反映当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下图是某年国庆社论中的提纲摘要。该年的国庆社论标题是
人民解放战争的大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政策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和土地改革工作
统一财政和恢复经济
培养干部和提高文化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B.为巩固和发展人民的胜利而奋斗
C.为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远大目标而奋斗D.为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而斗争的五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