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陕西省宝鸡市2009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文综试题1
陕西 高三 一模 2010-04-19 48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经济史(旧)、文化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选修(旧)、世界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 对比图A,从图B中可以观察到的政治形势的变化是 ( )

图A

图B

A.葵丘会盟B.秦修万里长城C.三家分晋D.城濮之战
2016-11-18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2009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文综试题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以下哪些言论是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        
①“市井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②“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③“开矿必当聚众,聚众必当乱 ④“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③④D.①④
2016-11-18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2009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文综试题1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 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与火器
2016-11-18更新 | 1279次组卷 | 5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2009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文综试题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4. 唐朝时蒙古高原一带先后建立的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①靺鞨 ②突厥 ③回鹘 ④匈奴
A.①②B.②③C.④②D.③④
2019-01-30更新 | 27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2009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文综试题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这一规定(     
A.出自《北京条约》B.英国人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
C.是1842年取得的特权D.英国人取得了领事裁判权
2016-11-18更新 | 31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2009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文综试题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6. “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选自《盛世危言》),此段材料反映了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
B.中学西渐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既要学习西方工商科技,更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2016-11-18更新 | 88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2009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文综试题1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7. “有个小东门岗警,将发辫盘于帽内,掩人耳目,却被商团窥出了破绽,逼令该巡士将制帽除去,于是真相毕露,看众大哗,说你们劝人除去胡尾,自己反倒来掩饰欺人,实属可恶!”(出自(上海研究资料))这种情形最早应该出现在 (     
A.太平天国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国民大革命时期D.五四运动时期
2016-11-18更新 | 92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2009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文综试题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8. 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告台湾同胞书》最早提出这一伟大构思   ②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③保证了台湾同胞享有充分权力,在台湾当家作主   ④在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获得通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16-11-18更新 | 58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2009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文综试题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9. “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   (选自(经济成长历程)),这种现象表明             
A.火车的使用对当时的社会关系造成了冲击
B.人类从此进入铁路时代
C.火车成为那个时代的象征
D.火车的发明消除了阶级差别
2019-01-30更新 | 52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2009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文综试题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10. “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这句话最可能出自            
A.霍布斯B.伏尔泰C.孟德斯鸠D.卢梭
2019-01-30更新 | 52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2009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文综试题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11. 现代化指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分为“原生型”和“传导型”,下列 各国中,属于“传导型”现代化国家的是        
A.日本B.英国C.美国D.法国
2016-11-18更新 | 73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2009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文综试题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2. “9·11”事件发生后,美国总统布什向国会参众两院发表演说,声称:“我们将追究提 供援助或藏身之所恐怖分子的国家。每个地区的每个国家现在要做个决定,你不跟我们 一道,就是跟恐怖分子一道。从今天起,任何一个继续窝藏或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将被 美国视为具有敌意的政权。”这段话主要反映了             
A.恐怖主义已构成对世界和平安定的重大威胁
B.美国试图建立一个由其领导的单极世界,积极推行单边主义
C.美国不得不重视多边合作,以便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新挑战
D.美国的霸权政策符合世界稳定的要求
2016-11-18更新 | 71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2009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文综试题1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3.        材料一接纳外国留学生来唐学习,是唐的基本国策。据史书记载,在唐朝的留学生中,新罗人最多,无论官费生还是私费生均可参加唐朝的进士科考试,中举的新罗学生有58人。如李同、崔致远等都考取了进士。…8世纪中叶,新罗仿唐制改革了行政组织.675年新罗开始采用唐朝历法。788年也采取科举制选拔官吏,还据唐制改订礼仪和刑律,儒家典籍、诸子书、唐人诗文在新罗广泛流传。……处在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日本,对大唐昌盛的文化和物质文明极为赞赏、向往,于是不断派出遣唐使、留学生,学问僧。最多的时候达到了600人。645年,日本孝德天皇任用从唐朝归来的留学生高向玄理做国博士.仿照中国唐朝的政治制度,在日本实行了大化革新。大多数在唐留学回国的僧人,都在宣传佛教和传播唐文化方面做出了贡献。
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曾对他的弟子说:“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一一《唐朝的对外关系》
材料二1872年—1875年,在曾国藩、李鸿章、容闳等洋务派的主持下,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其中50多人进八哈佛、耶鲁、哥伦比亚、麻省理工等著名学府深造。中国铁路工程开拓者詹天佑即是其中一位:这原本是清政府设立的一个长达15年的留学计划,进行到第10年时,遗到强烈反对,“留美幼童”被强行提前召回
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派赴海外的留学生人数激增。甲午战争之前,派赴欧美的留学生不过200多人。此后的十几年中,赴欧美及日本的留学生竟达2万多人,仅赴日本的留学生,在1906年就有13000人。在20世纪初,形成了一股出洋留学的热潮,许多青年学生搭帮结伙,自费到海外求学。
1905年7月30日,孙中山邀请有志革命的留日学生和旅日华侨70余人于东京赤坂区桧町三番黑龙会址召开中国同盟会筹备会议,会上通过了孙中山提出的有关建立“中国同盟会”的主张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16字纲领,起草了盟书,制定了誓词并由孙中山带领大家举行宣誓加盟仪式。
从1915年开始,中国知识界的蔡元培(1907年留德)、汪精卫(1903年留日)等人鼓励青年向西方学习发起成立“留法勤工俭学会”,招寻自愿赴法求学的青年。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李立三、蔡和森、蔡畅、李富春等都是1920年左右赴法勤工俭学的。
——《海归时代》
材料三新华网巴黎5月31日电(记者严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31日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中国目前是世界上出国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到2008年留学生总数已经超过140万,全世界几乎每7个外国留学生中就有1个中国学生。足迹遍布全世界109个国家,所学专业覆盖当代所有学科。
新华社北京3月13日电(记者刘奕湛)记者13日从教育部获悉,2007年来华留学生数
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来华留学人数突破19万人次,来自188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各国留学生来唐学习的原因?对当时的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对比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发生这种巨大变化的原因?简要分析清政府强令留学人员回国的原因?
(3)19世纪末20世纪初“留学热”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概述20世纪以来留学生对中国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
(4)阅读材料三,中外留学生交流出现了怎样的局面?简要分析这种局面出现的原因并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何意义?
2016-11-18更新 | 75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2009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文综试题1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4)
14. 材料一第一次下西洋时,有大型宝船六十二艘,官兵二万七千八百余人,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在古里交易遵守当地贸易习惯,议价时.在公人前拍掌为定,“或贵或贱,再不改悔”。在佐法儿(今阿拉伯半岛南端阿曼的佐法尔地区)“王差头目遍谕国人皆将乳香、血竭、芦荟、没药、安息香、苏合油、木别子之类来换易 丝、瓷器等物”。船队所到之处受到各国人民盛情接待。索马里北部一个名为“郑和屯”的村落就是为纪念郑和访问而命名的。在第六次出使中,郑和船队曾到榜葛剌(汉之身毒,今孟加拉)访问。永乐年间曾数至其国,该国也数次来朝贡方物。这次来访,仍受到热烈盛大欢迎。
——《郑和下西洋》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非洲各国人民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蓬勃发展并取得重大胜利。50年代末,非洲独立国家从二战前的3个增至9个。在60和70年代,非洲的独立运动如日中天,绝大多数非洲殖民地先后获得了独立。……在非洲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时期,中国坚定地站在非洲人民一边,全力支持非洲各国人民反帝反殖、争取民族独立的正义斗争,中国人民在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努力帮助非洲国家兴建工厂、农场、水利、能源、交通、电信和文教卫生等各类经济和社会基础设施,被非洲人民誉为“自由之路”的坦赞铁路是中国最大的援非工程。
——《非洲概况》
(3)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些地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郑和下西洋的作用和意义?
(4)阅读材料二并结合史实说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中非人民的友好交往对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所起的作用?
2016-11-18更新 | 38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2009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文综试题1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经济史(旧)、文化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选修(旧)、世界史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2
材料分析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政治史(旧)
2
中国古代史
3
经济史(旧)
4
文化史(旧)
5
中国近现代史
6
选修(旧)
7
世界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分封制  分封制单题
20.65明中叶以来的资本主义萌芽单题
30.85造纸术单题
40.64单题
50.65鸦片战争的影响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单题
60.65早期维新思想单题
70.85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单题
80.65“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香港、澳门的回归单题
90.64单题
100.64单题
110.64明治维新  日本明治维新 单题
120.65和平与动荡并存  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30.65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表现和影响
140.64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  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70年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