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物理班)试题
福建 高二 期中 2021-12-11 14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文化史(旧)、经济与社会生活、政治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史(旧)、选修(旧)、世界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 考古发现,北京人遗址从上至下13层文化堆积中,共有五层面积较大、堆积较厚的灰烬。可见,当时北京人已经
A.学会用火B.制造工具C.栽培作物D.养蚕缫丝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2. 春秋时期,他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办学,打破了过去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局面,推动了私学的发展。材料中“他”是
A.老子B.孔子C.荀子D.墨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两汉科技成就突出。其中,奠定中医理论基础的是
A.《黄帝内经》B.《神农本草经》C.《九章算术》D.《本草纲目》
2021-12-1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物理班)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西汉时期,政府实行盐铁官营,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其主要意图是
A.保障民生基本需求B.推行与民休息政策
C.确立儒学主流地位D.削弱地方分裂势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北方迁来的大量人口。出现这样的移民高潮是由的那时
A.北方地区人多地少B.江南地区十分富庶
C.北方地区战乱频繁D.江南地区政策优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宋代的地方最高行政区划是“路”,同时设转运使、安抚使、提点刑狱等分掌其权力。在路的下级单位州设立通判,使其与知州具有同等地位,彼此制约。这种制度设计意在(        
A.加强地方权力B.加强中央集权C.分割丞相权力D.完善监察机构
2020-05-13更新 | 502次组卷 | 3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8. 明太祖设立锦衣卫、明成祖设立东厂,都由宦官统领,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察。这反映了明朝
A.强化君主专制B.整治官场腐败C.封建体制僵化D.皇权渐趋衰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乾隆年间,维吾尔族贵族大、小和卓发动分裂国家的叛乱。清政府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为完全控制新疆地区设置了
A.西域都护B.安西都护府C.驻藏大臣D.伊犁将军
2021-12-1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物理班)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明清时期,在江南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而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这反映当时江南地区
A.农民不种水稻B.商业市镇兴起C.农户兼营副业D.地主放宽剥削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1. 通常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其含义是
A.两次鸦片战争在时间上是接续的B.它们都是围绕鸦片贸易而展开的
C.两次战争都是以英国为首的D.两者的战争目的都是一致的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12. 了解历史事件需要知道时间、人物等各个要素。根据如图所列要素推断,它反映的是。
A.甲午战争B.实业救国C.百日维新D.洋务运动
2021-12-11更新 | 32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物理班)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3. 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的革命团体兴中会,拥有华侨身份的成员居多,黄花岗起义时也有大量华侨为其捐款。这反映了
A.革命党侧重对华侨宣传B.国内民众尚未觉醒
C.家国情怀助推社会变革D.地理位置非常关键
2021-12-11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物理班)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4. 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这项变革是希望在人际关系中树立的观念是
A.自由B.平等C.博爱D.和谐
2021-12-11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物理班)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5. 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在一封信中,答复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征求意见时,写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名篇。后来,人们用“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不朽功绩。据此,“星火燎原”可以对应的是
A.成立中国共产党B.开辟井冈山根据地
C.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D.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1-12-10更新 | 201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物理班)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6. 1949年春,毛泽东在西相柏坡召开的会议上提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市。其背景是
A.三大战役取得完全胜利B.解放军占领了国民政府统治中心南京
C.重庆谈判取得重大成果D.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举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这里的“它”是
A.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8. 与“过渡时期总路线”“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公私合营”“赎买政策”等关键词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C.“大跃进”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
2021-12-10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物理班)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9.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时代精神。抗美援朝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最可爱的人”,他们身上共同体现了
A.开天辟地、立党为公的红船精神
B.忧国忧民、敢于斗争的五四精神
C.保家卫国、不怕牺牲的抗美援朝精神
D.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铁人”精神
2021-12-10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物理班)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1. 1956年,中共召开会议对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进行正确分析,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七大B.中共八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
2021-12-1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物理班)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2. 1978年,在邓小平支持下,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其意图是
A.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开展做思想先导
B.使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更加明晰
C.制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D.阐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内涵
2021-12-10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物理班)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3. 1983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近8%,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措施是
A.实行社会主义改造B.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设立经济特区D.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2021-12-10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物理班)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24. 1992年11月达成的“九二共识”,是指
A.“一个国家,两种制度”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D.“求同存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5. 公元前4世纪,“他建立的帝国,使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接触、交流必不可免。他的远征固然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开创了欧亚非文化交流的新时代”。这里的“他”应是
A.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B.马其顿亚历山大
C.古埃及的法老胡夫D.波斯国王大流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6. 特殊的地理环境塑造了苏美尔人独特的民族特性。埃及、赫梯频繁的入侵,境内文化传统、法律秩序的混乱和等级分化、私有财产分化的日趋严重,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不安全感。为此,他们制定了
A.《德拉古法典》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D.《汉谟拉比法典》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7. 波斯帝国建立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由波斯人担任最重要的职务。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仿效中国元朝的行政制度B.加强对被征服地区的统治
C.行政和军事长官互相监督D.导致了地方割据势力增强
2021-12-11更新 | 30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物理班)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8. 玉米是一种高产农作物,它极大的提高了土地对人口的承载力。下列有“玉米文明"之誉的是
A.埃及文明B.玛雅文明C.希腊文明D.印加文明
2021-06-30更新 | 332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9. 16世纪末,面对日本的入侵,请求中国明朝派军队支援的国家是
A.印度B.波斯C.朝鲜D.阿拉伯
2021-12-11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物理班)试题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3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汉代时期,匈奴一度占有整个漠北、河西及西域地区,严重威胁汉王朝的生存,同时阻断了汉王朝通过丝绸之路沟通域外。张骞出使西域后,汉王朝于公元前121年,将匈奴势力赶出了河西地区。公元前101年,汉将李广利伐大宛胜利后,又在西域设置西域使者校尉,由其率领军队在今新疆轮台和库尔勒西南屯田,以供给和保护往来丝绸之路上的使者和商人。后又设置“护鄯善以西校尉”,用以维护丝绸之路南道的畅通。

——摘编自孙玉琴《汉唐时期丝绸之路贸易的历史经验及其现实启示》

材料二   朝贡制度自先秦社会就已萌芽,发展至明朝时则进入鼎盛时期,直接表现在贡国数量的增多及朝贡活动规模的扩大。永乐二十一年(1423),出现了南渤利、苏门答腊、阿鲁、满剌加等16个国家,多达1200多人的朝贡使团来明朝进行朝贡的宏伟景观。但随着明朝倭患不断,由明入清的王朝更迭,朝贡制度出现危机,到清末,朝贡制度最终解体。

——摘编自陶继波、那日呼《繁荣、危机与衰落明清时期东亚朝贡制度变迁略论》

材料三   “一带一路”传承了古代丝绸之路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精神。同时,由于“一带一路”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具有新时代的特征。首先是“亲善之路”,这是指“一带一路”是在古丝绸之路对民族稳定及社会和谐的前提下进行建设的,我国会继续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在互联互通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进行平等发展、互利共赢。其次是“繁荣之路”,现如今的“一带一路”建设,与古丝绸之路创造社会财富、联系东西方贸易的作用一样,连接了亚、欧、非三块大陆,为沿线国家提供了强大的机遇与潜力。最后是“交流之路”,“一带一路”与古丝绸之路一样,不仅是经济贸易之路,还是文化交流和民众交往之路。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过程中,我们要发扬丝路精神,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生命。

——摘编自王义桅《论“一带一路”的历史超越与传承》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丝绸之路开辟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时朝贡制度进入鼎盛的历史事件,并说明朝贡制度危机出现对明清政策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一带一路”的新时代特征。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丝路精神的本质内涵。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年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单位:千元)


材料二   1912-1920年间中国民族资本主发展不平衡。统计出的9个华资占比较大的定行业,一般的发展速度在12%—13%之间。这个增长率比之初步发展时期,并不更高,大战时期“黄金时代”之说,更多是指利润优厚,非必指增长速度。

——摘编自许涤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民国初年工业发展状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不平衡的因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不平衡的根源。
2021-12-11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物理班)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3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开创纪元我探访”小组寻访历史亲历者,记录了下列资料:


材料二   至今,76岁的樟木村村民莫荣樟对1951年秋末分田地的情形记忆犹新:“村上地主、富农的田地和房屋都分给没有田地的贫下中农了。”“打土豪,分田地,那些分到田地的村民个个脸上乐开了花。共产党是咱老百姓的大救星呀!”

——摘编自《土地改革:农民翻身做了土地的主人》

材料三   第二章土地的没收的征收第二条   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

第六条   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

——摘编自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两位老人提到的历史事件。
(2)对比材料二,概括在土地政策上口述历史与文献记载的不同。
(3)综合以上材料及问题的解答,就口述史料研究历史问题提出一点建议。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3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抗日战争大事记(部分)

时间事件
19319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
19358中共发表“八一宣言”
19377七七事变爆发
19377中共通电全国:“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19378中共召开洛川会议
19379平型关大捷
19408百团大战
19458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19459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1)根据材料,分别指出中国局部抗争和全面抗战开始的事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行拟定一个论题,进行简要论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文化史(旧)、经济与社会生活、政治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史(旧)、选修(旧)、世界史

试卷题型(共 34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30
材料分析题
3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4,5,6,7,8,9,10,31
2
文化史(旧)
3
经济与社会生活
4
政治史(旧)
5
中国近现代史
6
经济史(旧)
7
选修(旧)
8
世界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94旧石器时代的文明单题
20.94儒家  孔子的主张、活动单题
30.65医学单题
40.65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单题
50.65北民南下与江南地区的开发单题
60.65隋唐的统一  水陆交通的变迁单题
70.65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单题
80.85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 单题
90.65疆域的奠定 单题
100.65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单题
110.85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单题
120.94洋务运动的口号、创办的企业及其他活动单题
130.65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单题
140.65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单题
150.65秋收起义和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单题
160.6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单题
170.6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单题
180.65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单题
190.65朝鲜战争  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1949-1976)  抗美援朝单题
200.8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单题
210.65《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单题
220.85十一届三中全会  伟大的历史转折单题
230.8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单题
240.94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单题
250.65亚历山大帝国单题
260.85古巴比伦文明 单题
270.85波斯帝国单题
280.85玛雅文明 单题
290.65中古时期的印度、日本、朝鲜单题
300.65西欧封建庄园及封君封臣制度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310.65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北击匈奴、丝绸之路、西域管理
320.65短暂的春天  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330.4人民政权的巩固
三、论述题
340.65抗日战争胜利的进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