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同步优化方案(统编版)-第19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练习)
全国 高一 课后作业 2021-12-13 194次 整体难度: 较难 考查范围: 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史(旧)、文化史(旧)、史学热点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歌词能够用来研究历史。1915年国歌《中华雄踞天地间》“中华雄踞宇宙间,廓八埏,华胄从来昆仑巅。江湖浩荡山绵连,勋华揖让开尧天,亿万年。”歌词可以说明
A.责任内阁制的建立B.维新思想深入人心
C.共和之路任重道远D.民族工业发展迅猛
2021-11-26更新 | 255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新高考基地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 本来极为薄弱的中国钢铁工业,1918年的出口值居然达到了1673万关两,位居全世界当年出口货品前十名之列(包括外资企业),这主要是因为
A.北洋政府大力扶持生产B.外资企业带来先进生产技术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极大推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新文化的倡导者们高举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用近代科学理性反对传统的实用理性,用近代人文主义反对传统的仁礼禁忌,力图建立以自我为价值主体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并以之取代家庭为本位的传统观念。”这主要反映新文化运动
A.理论依据是民主和科学B.完成了全面的文化转型
C.以现代价值重建为目标D.基本摧毁中国传统文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1914年太原乡绅刘大鹏在日记中写道:“逆臣袁世凯趁势共和,逼君退位……嗟乎,逆臣篡位,业经三年,我皇上退居深宫不知何日方能复辟?”而有相近思想的人在当时不在少数。这反映了
A.辛亥革命得到民众普遍支持B.袁世凯因复辟丧失民众拥护
C.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D.君主立宪制具有历史偶然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 下表所示为我国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情况(部分)。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这一时期我国
行业 时间1912年1927年(或1928年)
钢铁工业2521吨9.7万吨
电力工业1.2万千瓦12.5万千瓦
采煤业41.7万吨418.4万吨

A.民族工业结构趋于合理B.民众生活得到了改善
C.工业发展环境十分宽松D.重工业获得了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6. 1920年,郑州豫丰纱厂的筹建者穆藕初分析认为:“郑州地当中枢,陕西、山西两省所产棉花之由彼东下者,为数甚巨;且其地介于京汉、陇海两路线之间,东西南北四路畅运,销场甚广;煤斤、劳力色色较廉,苟于此设厂制造……利赖孔多”。由此可知,近代以来郑州的崛起主要得益于
A.交通优势B.原料产地C.开埠通商D.政策扶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7. 《重说中国近代史》一书中写道“宋朝的平话就是白话文小说,后来的很多小说、戏剧基本上是白话体,清末报刊也有采用白话体的。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白话文运动则是强调与传统古文体的决裂和很强的欧化意味。”该言论折射出
A.文学革命的时代特征B.为现代民族语言奠定基础
C.传统文化的逐渐湮没D.民族语言文化的不断丰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陈旭麓认为,在中西文化经历了70多年撞击和交汇之后,出现于中国20世纪第二十年里的这一阵波潮,其潮头已越出了启蒙的本义。这个过程从探索辛亥革命失败的一面开始,最终成为近代第二次民族反思。这一“波潮”
A.表明先进分子学习西方深入到制度层面B.唤起了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民族觉悟
C.是对几千年来传统思想文化的首次挑战D.成为国共合作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9. 1914年,袁世凯下令解散国会,由其亲信组成的“中央政治会议”代替国会行使立法权,制定《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家实行总统制,大总统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其这样做意在
A.实施宪政,稳定政局B.制约孙中山,打击国民党
C.依附美国,对抗日本D.树立权威,复辟帝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0. 蔡元培认为办大学要“仿世界各大学通例”, “取兼容并包主义”;在学术上“囊括大典,网罗众家”;在课程设置上融合中西,择善而从;在教师聘任上,以学诣为主要标准,广纳优秀学者。蔡元培的这一主张
A.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
B.使民主科学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C.客观上导致了封建复古逆流的发展
D.有利于自由开放思想的培植
2021-11-01更新 | 462次组卷 | 6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1. 根据下表可知,当时中国
1881—1911年中国商办、官办企业发展数量统计表
A.迎来了民族工业发展的春天B.摆脱了外国资本主义的控制
C.私营企业在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D.具备了一些社会变革的条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2. 1911年张聿光在《民立画报》上发表了题为《袁世凯骑木马》的漫画(如图)。漫画中袁世凯身穿清朝官服,骑在木马上摇来摇去。漫画显示武昌起义后的袁世凯
A.忠于清朝全力镇压革命B.思想守旧落后时代潮流
C.意图利用乱局谋取私利D.幻想依靠武力复辟称帝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先秦时期,中国传统社会保障制度已初步形成。汉代政府颁布法令免除老人赋役,设立了常平仓作为备荒仓储,且建立了报灾、勘灾和救灾等基本程序。隋朝设立义仓,南宋时期设立社仓,形成了完整的备荒仓储体系。明清时期在救助社会弱势群体方面,设有养济院、孤老院、惠民药局等救助机构。民间慈善团体也日渐增多,许多慈噩组织规定对“贫困无依的孝子、节妇”要优先给予救济,对“不孝不悌、赌博健讼、酗酒无赖,及年少强壮、游手游食以致赤贫者”一律不予救助。

——摘编自王卫平黄鸿山《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事业述论》

材料二 晚清以降,一些有识之士在与西方社会的接触中意识到中国传统救济的弊弊在于“有养而无教”,并认识“重教”的积极意义。晚清政府明确责成地方官绅体察情形,在各种养济院、清节堂中附设工艺所,“兴养立教”。民国政府逐步摒弃传统的慈善观念,代之以先进的国家责任理念,将社会救济视为“集体之生存而当为,不专为人类之悲悯而宜为”的事业。

——摘编自岳宗福杨树标《近代中国社会救济的理念嬗变与立法诉求》


(1)概括中国古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成因。
(2)据材料二,指出近代社会保障思想的变化并说明其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吾侪今日,处共和政体之下,追忆十年以前,……虽国势之颠危、民情之锢敝,犹不免为五十步百步之观,未能逾十年小变之常例。而五千年来专制帝王之局,于此十年中为一大结束;今后亿万斯年之中华民国,乃于此时开幕。则非十年以来之小变,实五千年以。来之大变,而不可以常例论矣。

——杜亚泉《十年以来中国政治通览》

材料二   由一群北大教授领导的新运动,与欧洲的文艺复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首先,它是一场自觉的、提倡用民众使用的活的语言创作的新文学取代用旧语言创作的古文学的运动。其次,它是一场自觉地反对传统文化中诸多观念、制度的运动。它是一场理性对传统,自由对权威,张扬生命和人的价值对压制生命和人的价值的运动。最后,这场运动是由力图用现代新的、历史的批判与探索的现代历史方法论去研究他们的文化遗产的人领导的。

——摘编自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


(1)根据材料一,从政治体制转型的角度概括“五千年以来之大变”的含义。结合所学,指出中华民国的成立没能根本改变“国势之颠危、民情之锢敝”的具体表现。
(2)有人将“中国的文艺复兴”视为对辛亥革命的“思想补课”。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的名称。结合所学,从思想解放角度分析这场运动对近代中国的积极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2~1920年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不平衡。统计出的 9个华资占比重较大的行业,一般的发展速度在 12%~13%之间。这个增长率比之初步发展时期,并不更高,大战时期“黄金时代”之说,更多是指利润优厚,非必指增长速度。……由民国元年至十年,政争兵乱,无年无之。各省军人官吏不仅不能提倡保护其省内之实业,且加之以削剥摧残;故就政府对待实业之态度与影响言,民初之十年实为黑暗时代。幸而欧战发生,吾国工业乃得千载难逢之自动发展机会。欧战既终,险象即生,吾国工业因参战所得之利,能永久存在不为昙花一现者,窃恐甚少也。

——据《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资料整理

材料二: 我国国民收入各所有制经济比重表(%)


——据苏星《新中国经济史》等资料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 1912~1920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并指出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所遇到的困难。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52—1956年间我国经济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较难
考查范围: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史(旧)、文化史(旧)、史学热点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2
材料分析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近现代史
2
经济史(旧)
3
文化史(旧)
4
史学热点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4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单题
20.4短暂的春天单题
30.4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单题
40.4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单题
50.4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单题
60.4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单题
70.4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单题
80.4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单题
90.4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单题
100.4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单题
110.4短暂的春天单题
120.4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30.4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民生问题、人文关怀  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140.4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50.4短暂的春天  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