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陕西 高二 阶段练习 2021-12-30 19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文化史(旧)、经济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 1992年2月10日,邓小平参观上海贝岭微电子制造有限公司时,风趣地说:“这台机器姓‘社’还是姓‘资’?”邓小平这句话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要防止西方资本主义的腐蚀和渗透B.要坚持生产力标准
C.要独立自主依靠自己的力量抓工业D.要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其所恃为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若知识阶级、若农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这表明孙中山晚年对中国革命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指
A.革命的领导权和目标
B.革命的依靠力量和对象
C.革命的进程和对象
D.革命的指导思想和道路
2018-10-28更新 | 285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2-2013学年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有史家评论道:“须知那个时候的中国,要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来。”此观点强调了“中体西用”。
A.符合当时的国情
B.可以挽救民族危机
C.是理想的救国方案
D.具有一定的落后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 有文学家宣称:“我赋予古老文字以赤色,不再有元老!不再有平民!我在墨水瓶里掀起风暴。”下列作品符合这一创作理念的是(  )
A.《西风颂》B.《红与黑》C.《人间喜剧》D.《等待戈多》
2021-12-3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5. 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一判断
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
2019-01-30更新 | 3194次组卷 | 50卷引用:2011年高考真题全国文综卷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6. 孙中山先生将林肯总统在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讲中的“ofthepeople,bythepeople,forthepeople”巧妙地翻译为“民有、民治、民享”。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为人民而设,为人民求幸福”的三民主义。这主要说明了(  )
A.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B.三民主义是以民为本的思想
C.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D.三民主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
2021-12-3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7. 孙中山先生顺应世界潮流,于20世纪20年代毅然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中的“新”体现在(     
①反对帝国主义 ②“耕者有其田” ③平均地权 ④反对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8. 中共十三大正确认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国情,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正确地把握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并据此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A.基本国情:生产力不发达,商品经济落后
B.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中共十八大指出: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20世纪90年代的开创指的是(   )
A.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B.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变革传统的农业经济体制
D.进一步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0. 欧洲启蒙思想传入中国,为中国的仁人志士改造旧社会提供了思想武器,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
A.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B.康有为维新变法的思想
C.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D.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1. 当你问一位作家:“《巴黎圣母院》中描写的‘乞丐王朝’真的存在吗?”他会回答说:“我认为应该存在。”如果问另一位作家:“你为什么在《大卫•科波菲尔》中把生活描写得那样黑暗污浊?”他会回答:“因为生活就是如此黑暗、污浊。”这说明二者
A.对未来社会的看法不同
B.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不同
C.文学作品的风格不同
D.对封建复辟王朝的批判程度不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12. 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道:“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续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
A.梁启超认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
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
C.康梁认为变法应该依靠朝廷
D.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
2016-11-27更新 | 1437次组卷 | 73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安徽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3. 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田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
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
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
2019-01-30更新 | 2115次组卷 | 69卷引用:2011年江苏省高考真题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我的作品有它的地理,有它的谱系和它的家族,它的场所和它的特点,它的人物和它的事件,正如法国有它的盾徽,有它的贵族与平民,有它的手艺者和农民,有它的政治家和花花公子,有它的军队一样,总之,有它的整个社会。”与此作品流派最为相似的是(  )
A.《战争与和平》B.《巴黎圣母院》
C.《西风颂》D.《等待戈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欧·亨利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他善于描写小人物的不幸命运,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与虚伪……在艺术上,他的小说常常以“带泪的微笑”和“辛酸的欢乐”打动读者,这种写法称为“欧·亨利笔法”。据此判断,“欧·亨利笔法”应该属于(  )
A.现实主义B.浪漫主义C.印象主义D.现代主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思想变革的高潮之一。与以往的近代化思潮相比,它的超越之处表现在
①提出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反对专制②要求发展实业,以强国强民
③批判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旧伦理道德④倡导文学革命,改用白话文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于1999年1月在杭州宣布,当今农业的一个世界性难题——超级水稻的培育技术将由中国人率选攻破。这种杂交水稻亩产量超过800公斤,技术难题目前已经基本解决,3~5年内将大面积推广生产,这是世界水稻育种的又一次新的飞跃。材料反映了( )
A.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的更新发展B.科技发展导致农业商品化的提高
C.技术革命催生了新的产业部门D.新技术革命引起产业结构的调整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8.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的最主要原因是
A.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努力
B.国际上的援助
C.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有较好的科研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9. 山西省方山县有个圪叉咀村,村名源于那里七股八叉的山坡。这里由荒无人烟到如今已经建成一个绿树成荫、果实累累、丰衣足食、山川秀美的小天地。村里最好的房屋是学校,白天孩子们读书,晚上村民们学文化,形成学习型的小社会。该村的变化最能说明
A.要想富,先种树
B.要想富,先修路
C.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优先发展教育
D.村民们丰衣足食,衣食无忧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临时大总统宣言书》(19121月)

要之,异族因政治不平等,其结果惟革命……革命之功用,在使不平等归于平等。

——《在北京五族共和合进会与西北协进会的演说》(1912年9月)

材料二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1月)


(1)据材料一说明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分析三民主义的历史意义。
(2)国民革命时期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又有何新的发展?新三民主义的历史贡献有哪些?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神舟六号尚在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经开始计算收益。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12元的回报。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动力。


(1)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有什么重大意义?
(2)新中国科技事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新中国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有何重大影响
2021-12-30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文化史(旧)、经济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

试卷题型(共 22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9
材料分析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文化史(旧)
2
经济史(旧)
3
中国近现代史
4
经济与社会生活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邓小平理论单题
20.65新三民主义单题
30.65“中体西用”思想的实践单题
40.65浪漫主义文学单题
50.65邓小平理论单题
60.65三民主义的提出与实践单题
70.65新三民主义单题
80.65邓小平理论单题
90.8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单题
100.4启蒙运动的影响与评价单题
110.85浪漫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单题
120.85康梁维新思想单题
130.65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单题
140.65现实主义文学单题
150.65现实主义文学单题
160.65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单题
170.65袁隆平与杂交水稻单题
180.85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单题
190.85教育的复兴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200.65新三民主义
210.85新科技革命与现代社会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