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辽宁省名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联考历史试题
辽宁 高三 阶段练习 2022-01-02 4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文化史(旧)、经济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 下表是先秦文献中的部分记载。这可以用来说明,先秦时期
史料出处
天降丧于殷,殷既坠厥命,我有周既受《尚书·君奭》
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尚书·无逸》
重民五教,惟食丧祭。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尚书·武成》

A.政治行为带有神秘性B.具有重德和重实际的特点
C.君权神授具有合理性D.带有朴素的人文主义精神
2022-01-02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2. 据《秦始皇本纪》记载,其地东至海滨,西至临洮及差人居地,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界,与阴山并行东至辽东,并在北边以规模宏大的工程长城作为标界,这一政区范围的确定,为后来中华帝国版图的主体部分确定了基本格局。这一格局的确定主要得益于
A.秦始皇推行文化统一政策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C.秦朝统一规划了交通建设D.秦废除了分封制改设郡县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中国雕板源流考》记载:“近有江陵杨氏藏《开元杂报》七叶,云是唐人雕本,叶十三行,每行十五字,字大如钱,有边线界栏,而无中缝,犹唐人写本款式,作蝴蝶装,墨影漫池,不甚可辨。”这表明当时
A.崇武抑文的世风仍然盛行B.重实用是传统科技的特点
C.印刷技术有待进一步提升D.雕版印刷术的推广阻力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4. 明初设在漕河沿线的水次仓和京通仓皆为粮贮。中央主要仓库十二所,通谓内库,其中只有广惠库贮钱钞,天财库贮各衙门管钥及钱钞,余皆贮各色实物。这说明明初
A.财富利用方式发生了转变B.政府失去对地方经济的控制
C.商品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国家的赋税征收以实物为主
2022-01-01更新 | 333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名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自努尔哈赤开始,清朝历代皇帝制定了对蒙古的《蒙古律例》、对回部的《回疆则例》对西藏的《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对南方的“苗疆”推行了《永除贵州古州等处苗赋令X苗汉杂居章程》等。这体现了清廷
A.超越前代的视野和气魄B.民族治理过程中以法治为中心
C.内廷机构的外延化特点D.民族治理的因地制宜和法制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6. 1876年3月,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举行换旗过户。该公司7艘海轮、9艘江轮等全;部财产作价白银222万两,购归局有。12月与英资太古、怡和签订第一次齐价合同,是为中国民族企业对抗外商倾轧的一次重大胜利。这说明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A.体现了“官督商办”的鲜明特点B.一定程度维护了晚清民族经济利益
C.刺激早期民族资产阶级的出现D.利于近代民族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7. 1921年,李大钊指出,在经济落后且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约占总人口百分之七十以上。故当估量革命动力时,不能不注意到农民是其重要的成分。他提出了“耕地农有”的口号,花了很大功夫调查、统计、研究土地问题。他在北方区委党校的讲课中特别强调了依靠农会和建立农民武装的重要性。这表明李大钊
A.强调进行社会革命的必要性B.准确判断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提倡普遍推广国民革命运动D.较早注意到革命同盟军问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1946年2月25日,国民党政府颁布了《开放外汇市场案》,重新规定了汇率,允许黄金外汇的买卖;3月4日,中央银行又制定了《黄金买卖细则》,在上海抛售黄金;至1947年3月,各地纷纷涌向上海抢购黄金,中央银行的库存黄金也快到达临界点。国民政府的这些举措说明
A.经济改革中蕴含着政治危机B.国民经济结构发展的不平衡性
C.民族工业发展空间得以扩大D.国内经济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9. 1978年10月,中共四川省委选择了不同行业的6家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改革试点,逐户核定利润指标,规定当年增产增收目标,允许在年终完成计划以后提留少量利润用作企业基金和给职工发放奖金。1979年2月,中共四川省委决定将试点的范围扩大到100家企业。这是由于我国
A.经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B.城市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展
C.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实行D.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式建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0. 2005年3月7日BC广播电台公布了一项全球22个国家进行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世界各国民众心目中,中国的国家形象良好。其中,认为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是积极的和正面的国家和人数,超过了对美国和俄罗斯进行的同类调查。这说明
A.中国积极推动和完善全球多边治理
B.新时期中国外交的重要性凸显
C.英国对华外交超越意识形态的限制
D.国际政治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