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西省大同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山西 高二 期末 2022-01-23 5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政治史(旧)、文化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史(旧)、世界史 、中国古代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史学热点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朝议制度实质上就是贵族集体议事制度,其主要形式有君臣同议、君主单独召见某个或几个臣子私下秘议等。这说明当时
A.诸侯无视周王室存在B.政治具有一定原始民主色彩
C.商周政治体制被固化D.各国重视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公元前5世纪中期,陪审法庭从公民大会中分离出来,成为雅典民主制的核心机构之一。伯利克里时期,陪审法庭成为国家最高司法和监察机关,对公民大会的决议拥有最终核准权。陪审法庭的变革反映了雅典
A.公民队伍的壮大B.民主机构的完善
C.民主进程的开启D.民主政治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彭德尔顿法》,第一次确立了联邦政府人事管理的三项原则:竞争考试、职务常任和政治中立,并将上述三项原则法制化与制度化。该法案
A.体现了一定的社会公平B.促进了政党政治的形成
C.扩大了总统的行政权力D.触及了资本主义私有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晚清以来,科举制度遭遇了一个持续的、递进的批判过程,龙其是甲午、戊戌前后,批判科举达到高潮。晚清先进人土批判科举制主要是由于
A.辛亥革命的推动B.社会变革的迫切
C.民族危机的加深D.反清斗争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韩非子将“儒”归于“五登”之中,认为“儒以文乱法”,但(韩非子)一书多次提到孔子,大多从正面角度进行分析,对孔子的贤能和地位是认同和肯定的。由此可见,韩非子
A.将儒法两家完全对立B.辩证看待孔子思想
C.对儒学认识前后矛盾D.并未完全否定儒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中央人民政府于1950年5月1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简称《婚姻法》),1950年至1953年,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地掀起贯彻《婚姻法》运动浪潮。该法的颁布
A.确立了新的政治制度B.使妇女获得选举权利
C.体现了广大人民意志D.杜绝了买卖妇女现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7. 据法国前总统德斯坦回忆,1964年年初,戴高乐将军曾表示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法国不可能不与之发生关系。戴高乐将军说:“法国应直接倾听中国的声音,与中国对话”。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注重发展中欧关系B.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C.得到西方普遍认可D.国际地位得以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8. (清文献通考》记述:"前明之例,民以籍分,故有官籍、民籍、军籍,医、匠、驿、灶籍,皆世其业,以应差役。至是(顺治二年)除之。”这一史料可以用来说明清代
A.商品经济得到充分发展B.工匠受到全社会的尊重
C.民营手工业发展的原因D.赋税制度进行重大调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二战后,一批世界性或地区性的银行组织陆续建立,如1945年成立的世界银行、1956年成立的国际金融公司、1964年成立的非洲开发银行、1966年成立的亚洲开发银行等。这反映出二战以来
A.世界经济联系的密切B.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
C.美国是世界经济霸主D.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0. 下图为刻在卡纳克神庙石墙上的古埃及日历。这可以用来说明古埃及
A.国王宣扬君权神授B.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
C.建筑技术领先世界D.劳动人民善于发现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明代甘薯引进后,首先在闽粤部分地区得到推广。到18世纪前期,长江流域许多地区都已有甘薯栽培、出现了"高山海泊无不种之,江、浙贫民以此为粮之半”的局面。甘薯的引进
A.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B.表明中国与美洲往来频繁
C.解决了百姓饥饿问题D.反映出江南经济地位重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2. 1851年,英国农业投资增长200万英镑,农场经济得到发展。同时约有6000个小型农场被合并成为大规模农场,农场几乎占据了30%的土地。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农业机械化基本实现B.土地分配不合理
C.农业经营方式的改变D.工业化进程加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3. 在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画中可以看到当时的脚踏三锭纺车,元代农学家王祯所著的《农书》中,除了对手摇和脚踏纺车作了全面总结外,更介绍了另外两种新的纺车:大纺车和水转大纺车。这反映出元代(  )
A.政府重视农业生产B.纺织技术取得进步
C.家庭手工业的普及D.手工业技术水平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4. 清末民初,无论是政府还是商家,不管是厂矿还是企业,大多以“受国”“国货"为题材来做商标广告,住往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说明当时
A.政府借助爱国笼络民心B.报刊媒体受西方影响较大
C.实业救国成为各界共识D.民族工商业得到一定发展
2022-01-2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