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内蒙古包头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内蒙古 高一 期末 2022-01-28 4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世界史 、中国近现代史 、史学热点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 周武王灭商后,将周公长子伯禽封于鲁国,鲁人主体由周人氏族和殷人氏族构成。据此说明,分封制
A.加强了边远地区的开发B.与宗法制构成了表里关系
C.确立了贵族的世袭特权D.凝结了血缘和地域的因素
2022-01-2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 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说,秦朝“其创制立法,至今守之以为利,史称其得圣人之威。"其意在强调,秦朝
A.开创了影响深远的制度B.实现了多民族国家统一
C.延续了先秦的历史传统D.加强了思想文化的控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有学者认为:“西汉建立之初,东方多地的文化传统仍有很大势力。……所以在中央直辖郡县'奉汉法以治’的同时,允许或默许东方王国可不用汉法。”这可以说明
A.东方王国的文化氛围较浓厚B.文化差异决定汉初王国的设置
C.汉初郡国并行实施的合理性D.汉初文化的多元性不利于统一
2022-01-2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4. 东汉时期,察举选官一般田地力名士主导,乡闾品评。至曹魏时,改由的朝廷政府委任的中正官进行人才品评,将私人品评发展成为官力品评。出此可见,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A.与东汉察举制一脉相承B.意在加强中央集权
C.沦为世家大族入仕工具D.以门第为品评标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下表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

根据表可知,唐代
A.翰林学士控制了决策权B.文官地位的日益提高
C.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D.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
2022-01-21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6. 科举制最大的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这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这表明科举制
A.有利于形成新的价值取向B.限制了世家子弟的入仕
C.有利于选拔最优秀的官吏D.提升了社会的文化水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8. 元朝的行省在省界的划分上常常不以自然地理条件(大山、大河等)为分界线,而是将大山放在行省内部,行省的北边大门敞开,无险可守,如下图。这样做
A.有利于全国各地交通上的联系B.导致相邻行省之间领土纠纷不断
C.使行省内部府县之间争斗不已D.有利于降低行省分裂割据的风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明朝中后期,内阁的票拟制度被逐渐固定下来,内阁首辅因拥有票拟权而权威渐重,政事决于一身。但是首辅进朝时对宦官的态度却愈来愈谦卑。这反映了,明朝中后期
A.内阁已经取代了六部B.君主专制日渐强化
C.首辅与宦官权力制衡D.宦官权力明显提升
2022-01-2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0. 清初皇帝仅凭个人好恶挑选亲信顾问,但军机处设置后,明确规定参与机密重务的大臣必须在三品以上,军机章京则只能从四品京堂以下的官员中选择。这说明
A.军机处形成制度化用人机制B.军机大臣任人唯亲
C.军机处成为真正的政务中心D.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2022-01-21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1. 下图是有关雅典民主制度的一幅漫画,该作品反映了雅典
A.平民无政治权利B.民主政治的特点
C.政治生活无法制基础D.城邦公民权利的扩大
2022-01-2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2. 恩格斯说:“罗马法是简单商品生产即资本主义前的商品生产的完善的法,但是它也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权关系。"由此可见,罗马法
A.阶级属性与近代西欧一致B.确立了近代欧洲发展方向
C.某些精神具有超时空价值D.明确了近代西方立法程序
2022-01-2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18世纪中期,英国某下院议员在报纸上抨击了国王在议会的演说,国王下令将其逮捕,法庭以议员有豁免权为由将其释放。国王又操纵议会剥夺了其议员的身份,并下令将其逮捕。这表明当时的英国
A.王权凌驾于议会之上B.舆论监督的作用有限
C.议员议政权无法保证D.君主立宪制有待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4.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两院除共享立法权之外,还各有专属权。如参众两院在弹劾权上拥有不同的分工,即众议院提起弹劾,参议院审理。这一规定
A.协调了美国大小州间的矛盾B.有利于权利的制约平衡
C.践行了三权分立的制度构想D.保障国会立法权的稳定
2022-01-21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5. 1886年,针对法国前王族成员频繁参与政治活动的现象,国会通过了“取消曾经统治法国的家族成员的一切选举资格”的法律条款。这一规定
A.有利于共和政体的稳定B.违背了公平选举的原则
C.扫清了专制传统的残余D.加快了封建王朝的复辟
2022-01-2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6. 德意志帝国时期的中产阶级认为,“为了解决由于迅速发展的国民经济所引起的阶级矛盾,维护内部和平,建立一个强大的,超越社会对立之上的王权对我们来说是不可缺少的”。这表明当时的德国
A.资产阶级放弃了民主诉求B.权威统治有其时代合理性
C.君主政体得到各阶层拥护D.王权中立消除了阶级冲突
2022-01-2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