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贵州省遵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贵州 高二 期末 2022-02-09 3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文化史(旧)、中国古代史 、经济史(旧)、政治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 韩非提倡”明主使法择人,不自举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主张君主根据法律而非凭自己的个人好恶检验官员的能力和业绩。这一主张
A.体现了韩非思想的多元化B.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诉求
C.已触及近代法治思想内核D.旨在制约君主权力的扩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东汉末年,豪强地主“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广大农民丧失土地之后,多数沦为豪强地主的依附。他们除了交纳高额地租和服徭役外,人身也受地主支配,如充当家兵,跟随主人迁徙等。这种社会状况
A.导致三国鼎立局面出现B.表明东汉政权已经名存实亡
C.根源于封建土地私有制D.造成了外戚和宦官交替执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宋明理学家好论读书之法,他们的阅读理论中充满了“熟读”“涵咏”“精思”“虚心”“体认”“体验”“理会”“推究”“思量”“咀嚼”“切己省察”“玩味自得”等词汇。这表明宋明理学家
A.具有强烈的自省精神B.注重道德品质的修养
C.践行知行合一的思想D.强调循序渐进的方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 下图所示是摘自明代一部科技著作中关于粮食加工的插图。该书最有可能是
A.《本草纲目》B.《齐民要术》C.《授时历》D.《农政全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清朝词论家周济认为“南宋(词)下不犯北宋拙率之弊病,高不到北宋浑涵之诣”,王国维也称“唐五代北宋之词家,倡优也,南宋后之词家,俗子也”。对此解读恰当的是
A.理学的社会影响力下降B.经济发展推动文化下移
C.君主好恶决定文学方向D.社会剧变影响士人心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6. 《海国图志》中有《地球天文合论》5卷,其中系统介绍了地球的基本知识和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以及彗星、地震等知识。魏源这一做法主要意图是
A.介绍近代西方自然科学B.宣扬“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C.唤醒中国人的世界意识D.表明地主阶级抵抗派的政治立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7. 19世纪下半叶,随着通商以后洋布输入的增加,城镇市民穿用洋布日渐普及。洋布与土布成为城里人与乡下人衣着外观上的一般标志性区别。这反映出近代中国
A.传统手工业优势丧失B.西方经济侵略加深
C.生活习俗的观念差异D.民族工业发展曲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8. 民国元年,除了孙中山、黄兴领导的中国同盟会,还有统一共和党、中国社会党、国民共进会、国民公党、自由党、共和统一党、共和实进会、共和俱进会、共和促进会等上百个政党。这表明辛亥革命
A.使中国实现了民主政治B.被封建北洋军阀利用
C.推动了中国的政体变革D.使共和成为革命招牌
2022-02-08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毛泽东曾回忆道:“当我在师范学校做学生的时候,我就开始读这一本杂志,有很长一段时间,看书,看《新青年》;谈话,谈《新青年》;思考,也思考《新青年》上所提出的问题。”由此可知,《新青年》的刊行
A.揭露了时代的弊病B.丰富了校园生活
C.宣传了马克思主义D.促进了思想解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0. 1924年2月,孙中山表示,我们对于中国的前途没有悲观的必要,在三千年的历史变迁中,中国始终未亡,原因就在于民族精神传承不灭,这是中国文明延续和发展的根本力量。这反映了孙中山
A.对推翻帝制的强烈信心B.对民族复兴的积极心态
C.对革命后继无人的忧虑D.对民族精神的重新阐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1. 下图所示为毛泽东撰写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日录。下列论述的提出与《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处于同一时期的是
A.“中国革命分为两个历史阶段,而其第一阶段是新民主主义的革命”
B.“工农武装割据的存在和发展也将是能够继续的”
C.“农工群众占全国人口最大多数,国民革命便是农民革命
D.“人民民主专政需要工人阶级的领导”
2022-02-0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2. 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在出席某次国际会议前说:“这个会议将要讨论…亚洲这两个迫切的问题,如果问题能够获得解决,将有利于保障亚洲的和平”,“我们将努力同参加会议的各国代表合作,来共同寻求解决这些亚洲迫切问题的措施”。据此推知,这次会议
A.密切了亚非各国友好关系B.有助于缓和中国的周边局势
C.打破了西方对华孤立政策D.为中国经济复苏奠定了基础
2022-02-0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3.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人民日报》模仿苏联《真理报》每天在头版头条刊登一篇2500字的社论,且只登载歌功颂德的文章。1956年7月1日,《人民日报》改版,采取“扩大报道范围”“开展自由讨论”等举措后,小说、诗歌等多种文学样式见诸报端。这一转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意识形态的重大转变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C.“双百”方针的提出D.对苏联经验教训的反思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4. 1972年10月6日,中国科学代表团应邀出访美国,在决定代表团名单时,中共中央特意选择了一位参加过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研究的年轻科学家。这一选择主要是基于我国在该项目上的成就
A.得益于美国的援助B.有助于西药国产化
C.带来了医学的变革D.具有较强国际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