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天津市红桥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天津 高一 期末 2022-02-19 5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文化史(旧)、选修(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史(旧)、世界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有学者认为,“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针对在中国的洋人如何管理并没有想好,清政府能想到的简单办法就是古代中国的羁縻政策和“以夷制夷',让洋人自己管自己,总比让中国人去管理更省心。”列强由此轻易地取了
A.协定关税权B.领事裁判权C.片面最惠国待遇D.通商口岸传教权
2021-06-28更新 | 689次组卷 | 37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下表为19世纪中期中国出现的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的著作。据此可知,这些著作
著作作者著作内容
《海国图志》魏源介绍世界各国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提出“师夷长技以制
夷”的思想
《康輶纪行》姚莹介绍英法历史,建议清政府加强沿海与边疆防备
《瀛寰志略》徐继畬介绍东西半球的概况,按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的顺序
依次介绍了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

A.引导国人关注世界形势B.传播了西方民主共和思想
C.建议清朝政府对外开放D.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2022-02-18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下列示意图展示了近代以来两次列强侵华战争后通商口岸地理位置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
A.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腹地B.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C.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
2022-02-18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 有学者指出:“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清廷不会向西方学习,中国必然会在旧有轨道上徐徐而行;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汉人士大夫还会继续沉沦,不会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政治大变局。”材料中的“这场革命”指
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
C.辛亥革命D.戊戌维新运动
2022-02-18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5. “从1865—1895年,中国都市的风貌因大量机械化工厂的开设而改变了,这些工厂都为中国人所有,但都依赖外国的设计并使用引进的技术。”材料表述的社会背景是
A.洋务运动B.清末实行新政
C.五四运动D.中华民国建立
2022-02-18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戊戌维新运动的“成功之处”在于
A.建立了完整的学校制度B.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C.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D.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7. 下面是作家叶圣陶1911年日记的部分内容。这反映出
10月12日,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
14日,急阅报纸,见长沙、重庆均为革(命)党所据
26日,课毕后阅报纸,知南昌、西安亦已得手……广东亦有独立之说

A.辛亥革命的原因B.辛亥革命的发展
C.南昌起义的胜利D.西安事变的发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下图,约法二取代约法一表明
A.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全部完成
B.袁世凯的权力得到了约法的限制
C.袁世凯为独揽大权制造法律依据
D.中国民主与法制取得了重大成就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0. 1913年至1918年,全国缫丝厂由170余家增至433家。这一时期以缫丝厂为代表的民族企业发展较快的外部因素是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官僚资本聚敛财富
C.南京临时政府推动D.西方列强忙于欧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1.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三年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体之痛苦。自经此次实验……珍爱共和之心,因以勃发。”陈独秀“此次实验”的矛头直指
A.军阀混战B.民主共和C.君主立宪D.专制政体
2022-02-18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下图为中国近代报刊上登载的一幅政治漫画。该漫画旨在
A.怒批亲日派卖国贼的罪恶行径B.揭露巴黎和会上强权战胜公理
C.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行径D.宣传广大青年学生的爱国行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3. 下图所示革命歌曲,它的诞生和传唱有利于推动
A.二次革命的兴起B.护国战争的发展
C.北伐的胜利进军D.国共合作的实现
2022-02-18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4. 陈云在提及某次会议时明确地说:“我们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与此同时,在长征途中和毛泽东一起劈波斩浪的一批领袖人物,也在这危难时刻的风头浪尖上经受了锤炼,得到全党全军的拥护和认可,从而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该会议是
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洛川会议D.中共七大
2022-02-18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5. 1938年,毛泽东提到“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他意在强调
A.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B.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C.总结革命的实践经验D.学习经典马克思主义
2021-10-12更新 | 283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6. 1945年8月《大公报》曾报道:“近来国家的喜事接二连三的来,真是令人喜不自禁。日本投降,抗战胜利,是一喜;中苏订约,结为盟好,是一喜;毛泽东先生翩然到渝,又是一喜。”这则报道中的第三件喜事反映了
A.和平建国是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B.抗战胜利重塑中国大国地位
C.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和平建国纲领D.中国建设得到苏联鼎力支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