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期末复习模块综合测试一——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全国 高二 期末 2022-02-23 24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世界史 、中国古代史 、经济史(旧)、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史(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原始社会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寻找食物的方式逐渐从原始的渔猎采集转化为饲养和种植,原始的种植成为了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这种变化反映了
A.种植生活是农业兴起的重要标志B.农业成为古代社会的基本生产部门
C.种植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D.农业和畜牧业出现了社会分工
2021-03-16更新 | 822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同步测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方人口都出现了一次爆炸式增长,不同的是:欧洲人口增长最多的地区是城市及其周边地区,中国则主要集中在边疆或山地地区。明清人口增长的这一特点
A.拉大了与西方的差距B.有利于改善人地关系
C.受益于新作物的传入D.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商周时期,锸、䦆类农具开沟起土较慢,农田垄与沟的宽度比约为1:2,沟宽垄窄;战国晚期,垄、沟宽度之比变为1:1;沟、垄宽度基本一致。这一变化表明战国晚期
A.生产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B.集体劳作方式不断得到强化
C.人地矛盾推动经济结构调整D.技术革新带动种植面积扩大
2021-05-05更新 | 1744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终极猜题卷(新高考版湖南地区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明代史载,松江原本没有暑袜。有人使用尤墩镇所产轻薄棉布制成单暑袜,大受欢迎;所以松江本地新开设的百余家暑袜店的店主,把尤墩布分发给当地男妇缝纫成袜,男妇以“从店中给筹取值”为生。这表明
A.商帮开始介入商品生产B.江南市镇体系发展起来
C.家庭手工业已逐渐衰落D.棉纺织业出现雇佣关系
2021-04-24更新 | 2844次组卷 | 27卷引用:湖北省2021届高三4月调研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19世纪前期,欧洲大陆许多国家的政府创办等级制教育培训体制,成立多所技术学校为技工和工程师提供正规的技术培训;政府同时还向投资者和移民企业家发放补贴,鼓励进口机器。这些做法
A.提升了工人的劳动技能B.促使大批发明创造涌现
C.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扩展D.开创了政府干预新模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1935-1936年,我国进口商品结构由以消费品为主转向了以工业原料和机械类为主,且机械类产品的进口出现大幅度增长。这一变化说明我国
A.社会经济结构发生质变B.工业化水平得到了提升
C.国防工业成为建设重心D.遏制了西方商品的倾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明清时期,民间刻书以书商刻书为甚。“射利之徒,伪为小说杂书”,图书促销手段层出不穷,常见的有巧立书名、借用序跋、利用插画、化用评点、美化装帧等。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活字印刷技术日趋成熟B.政府鼓励民间刻书业的发展
C.社会经济与城市的繁荣D.文化消费成为市民生活习惯
2021-05-14更新 | 1996次组卷 | 28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8. 15世纪,欧洲商人将在西班牙漂洗过的羊毛,送到佛罗伦萨加工成细布,随后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出售,然后从东方买来货物,在佛罗伦萨或欧洲其他地方销售,整个过程用时三年或者更长时间。这一过程
A.推动了国际分工的发展B.折射出欧洲对技术的渴求
C.得益于新型远洋航线的开辟D.反映出西方对东方的依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9. 1883年,英国、德国和比利时的钢铁公司达成了一项关于均分市场的协议。随后工业家和银行家,为了分配生产者,确定航运量、回扣和运费,做了许多类似的安排。这反映了当时
A.德国在国际市场中处于优势B.生产和资本呈现集中化的趋势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发展D.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原则确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墨子》中有“城者,所以自守也”;《博物志.卷八》中“禹作城,强者攻,弱者守,敌战”;《吴越春秋》中“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这突出表明古代中国早期的城市(     )
A.突显政治、军事功能B.主要目的在于防御动乱
C.大多建在战略要地D.缺少经济管理职能
2021-05-18更新 | 707次组卷 | 14卷引用:海南省临高县临高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1. 19世纪中叶起,英国通过了一系列的法案,对环境卫生问题进行管理;1909颁布了《住宅与规划法》;1936年,伦敦郡通过了“绿带开发限制法案”,引导城市建设开发,减少对乡村环境和利益的损害。这一系列政策从侧面反映了
A.城市经济建设倒退推动法制建设B.民主政治体制建设的发展和完善
C.工业革命后城市化建设问题突出D.政府从自由放任调整到国家干预
2021-05-06更新 | 633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2. 江南运河是隋代大运河的最南一端,隋炀帝时期全部疏通,地处运河上的常州“在唐称望县,地大人众,政繁务殷”,其出产的细纻、棉布、纸张被列为唐代贡品。这表明隋唐时期(     
A.经济重心已经实现南移B.政府工程推动了南北经济交流
C.地理条件决定城市兴衰D.交通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繁荣
2023-12-20更新 | 642次组卷 | 53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3. 《天津地理买卖杂字》载:“东门里,有圣庙,府署以前西箭道。天主教,耶稣教,东马路上天齐庙。四马路,安电线,白牌电车围城转。……西北角,自来水,西头湾子梁家嘴。……西南角,广仁堂,电车公司叫卖行。”材料反映当时的天津
①有轨电车交通系统落成 ②具有中西文化交融特色
③封建迷信思想十分浓厚 ④近代电信事业得到发展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1-05-05更新 | 1431次组卷 | 10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选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有人以“仲景未用”为由,反对“牵牛”入药。对此,李时珍说:“东汉时此药未入本草,故仲景不知。假使知之,必有用法,不应捐弃。况仲景未用之药亦多矣。执此而论,盖矫枉过正矣。”这体现了李时珍(     
A.选材中着眼现实的态度B.探索中求实创新的追求
C.实践中观察求真的方法D.继承中理性批判的精神
2022-10-15更新 | 668次组卷 | 4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19世纪,接种疫苗、隔离受传染的病人、保护供水、掌握有关抗菌剂的知识……这一切使西北欧的死亡率,从1800年至少每千人的30%降低到1914年每千人的15%左右。欧洲的人口从1750年的14000万急剧地上升到1800年的18800万、1850年的26600万。这表明,西北欧死亡率降低和欧洲人口的增长(     
A.受益于医学知识普及和发展B.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C.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巩固D.工业革命向全球扩展
2023-03-16更新 | 212次组卷 | 32卷引用:湖北省2020届高三4月线上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二、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易(0.85)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增长的示意图”。

根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人类社会四个发展阶段中任选其一,提炼一个关于人口增长变化特点的主题并加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条理清晰,论据充分)

三、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朝时,对外贸易的陆上通道已是四通八达,除西北丝绸之路外,在西南有通往印度的“永昌道”,在东北有去朝鲜、日本的“乐浪道”。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西域时,带“牛羊以万数,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唐朝始设市舶使,是中国最早的专门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设在海上贸易频繁的广州,当时皇帝及相当一部分大臣认识到“岛夷朝贡,不过利于互市赐予,岂真慕义而来”。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宋神宗诏令:福建沿海口岸有南洋各国商舶到达,查验是否有“公凭”,如已经抽买(征税),凭“回引”(纳税凭据)即可通行。

——摘编自倪方六《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

材料二   重商主义出现于15世纪下半叶,在这一政策的推动下,英国的海外贸易快速增长,英国商人相继开拓出俄国和北美市场,形成一个世界市场网络。英国逐渐习惯吃殖民地的糖,吸殖民地的烟、用殖民地的木材,并从奴隶贸易及转口贸易中的关税获利甚巨。18世纪后,英国绝大多数出口产品都是工业品,其中大部分产品是纺织品,棉纺织品出口年增长率为16.4%。1846年《谷物法》被废除,并最终废除延续了近3个世纪的《航海条例》,政府收入主要来源从关税转为消费税。

——摘编自林秀玉《英国对外贸易现代化之探析》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海外贸易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两国对外贸易的共同影响。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世界史 、中国古代史 、经济史(旧)、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史(旧)

试卷题型(共 17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5
论述题
1
材料分析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世界史
2
中国古代史
3
经济史(旧)
4
经济与社会生活
5
文化史(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人类文明的产生单题
20.65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单题
30.4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商周时期的农业、土地制度及手工业单题
40.4明中叶以来的资本主义萌芽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单题
50.65工业革命的进程及其发明  两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单题
60.65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民族工业 单题
70.4明清的商业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古代的商业贸易单题
80.85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单题
90.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单题
100.65宋朝以前市的发展与特点单题
110.4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单题
120.4隋唐的统一单题
130.4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单题
140.65古代的疫病与医学成就单题
150.65医学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单题
二、论述题
160.85小农经济  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三、材料分析题
170.4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英国殖民帝国的崛起  宋元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古代的商业贸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