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北省宜都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湖北 高二 阶段练习 2022-04-07 12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文化史(旧)、经济史(旧)、选修(旧)、世界史 、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国古代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史实推论
A秦朝最早设置郡县秦始皇推行郡县制
B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统治封建统治在中国彻底结束
C古希腊地理环境独特利于形成民主制地理环境是影响政体的决定因素
D《十二铜表法》颁布平民利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

A.A
B.B
C.C
D.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春秋末期)在楚国一次内乱中,以孝顺著称的大臣申鸣奉命平叛。其父因此被绑为人质,最终遇害。国君封赏之余,申鸣悲叹“行不两全,名不两立”而自刎身亡了。这反映了(       
A.“移孝作忠”的价值取向B.“忠孝两难”的道德困境
C.“礼崩乐坏”的社会颓势D.“家国一体”的国家形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3. 《夷坚志》是记载宋人洪迈所经历的社会生活、宗教文化、伦理道德、民情风俗的一部作品,为后世提供了宋代社会丰富的历史资料。下列内容不可能出现在此书中的是
A.曲辕犁的推广使用
B.商人入市籍不得为官的制度发生转变
C.用煤作为燃料冶铁
D.出现粉彩瓷器
2019-05-11更新 | 74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2018年3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元史》记载: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且一改以前主要以“山川形便”、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较高来划分行政区的做法,采取“犬牙交错”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元代这样做的目的是
A.以地方分权加强中央集权B.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加强中央集权
C.缩小行省的管辖区域以利于管理D.行省辖区广阔,发展了前代的政治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一些维新志士吸收阳明学中注重人性“陶冶人物之功”,在幕府末期的社会变更中找到了让自己扬名历史的哲学。阳明学成为维新志士反抗封建幕府统治最尖锐的思想武器。材料体现了
A.中华文化的世界性影响B.托古改制推动政治革命
C.进步思想决定改革成败D.中西文化在碰撞中融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下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

下列史实与三次高潮成因相对应的是
A.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上海合作组织成立B.一边倒、“求同存异”、《中美建交公报》
C.中苏建交、尼克松访华、两极格局的瓦解D.不结盟运动、重返联合国、2001年上海峰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7. 至20世纪初,“外货风行,土布渐归淘汰”,洋布战胜土布,最根本的武器是(    )
A.洋布外观漂亮B.洋布广告充斥
C.洋布引领时尚D.洋布价格低廉
2019-01-30更新 | 942次组卷 | 19卷引用: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习近平在访问希腊时引用希腊文学家卡赞扎基斯的话说:“苏格拉底和孔子是人类两张面具,面具之下是同一张人类理性的面孔。”苏格拉底和孔子共同追求的理性是
A.知识与道德B.伦理与规范C.民主与人权D.救世与责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9. 古代雅典,公民大会是全体公民各抒己见的场合。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期,公民大会讨论是否入侵西西里,尽管多数公民并不知道西西里的情况,公民大会还是作出了入侵西西里的决定。这反映出古代雅典
A.民主政治出现危机B.公民的执政能力缺失
C.具有强烈人治色彩D.直接民主具有随意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0. 《塞维勒的理发师》剧中人巴尔多洛说.“我们这个时代产生过什么东西值得赞扬?尽是些胡说八道的东西:思想自由、地心吸力、电气、信教自由、种牛痘、金鸡纳霜、‘百科全书’……”于是,他大骂这是个“野蛮的时代”。
A.反映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说明人类科学时代的到来
C.科学的发展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统治
D.启蒙学者辛辣地讽刺贵族阶级的愚昧和顽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1. 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阿拉伯文化区。这个文化区,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这说明(     
A.阿拉伯数字是由阿拉伯人创造的B.东西方文化在阿拉伯帝国广泛交流
C.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和国家富庶D.强大的阿拉伯帝国持续时间特别长
2022-12-10更新 | 57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在1349年席卷欧洲的黑死病后,封建地主发现过去的耕种方式、土地所有权方式已经无法再继续下去了;以节省人力为目的的新制度与新技术被空前的重视。天主教信仰也遭受重创,文艺复兴在佛罗伦萨被点燃。这次欧洲瘟疫(  )
A.导致劳动力过剩工资下降B.一定程度促进了社会转型
C.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产生D.推翻了罗马天主教的统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4. 下列选项中,结论与史实相符的是
史实结论
A12—19世纪,日本处于幕府统治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强化
B玛雅人培育出了玉米、西红柿、南瓜、甘薯、辣椒、可可和烟草等地理环境决定了美洲文明的发展演变
C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规定了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等内容标志着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
D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诞生,有128个成员国。截至2020年,世界贸易组织有164个成员国,25个观察员国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趋势加强

A.AB.BC.CD.D
2022-01-20更新 | 228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5. 2019年4月15日,法国著名宗教建筑巴黎圣母院失火,毁损严重,引起人们的关注。巴黎圣母院曾经是全欧洲工匠组织和教育组织集会的地方,也举行过各式各样的仪式,如恩典仪式、婚礼、加冕、受洗、葬礼等。可见在中世纪基督教对的影响比较大。
A.社会经济B.政治制度
C.文化与生活D.战争与和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法国传教士编著的《西洋药书》中介绍了金鸡纳等40余种西药,论述了30多种病状及医疗护理药方和临床使用方法。1765年,药学家赵学敏所著《本草纲目拾遗》成书,其中收入了金鸡纳等药物。由此可知,西药的传入
A.推动了中医药学理论的发展B.促进了西医在中国广泛传播
C.奠定了我国临床医学的基础D.丰富了我国传统医药学内容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

材料二   公元前5世纪前后,在中国、古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繁荣,当时的思想家们流传下了许多著名的观点或名言:

国别人物观点或名言
古代希腊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
古代中国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
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材料三   启蒙思想是个长期的国际性的发展过程,18世纪末在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人民以新的观念看待国家、政权机构、宗教生活

——《大国崛起》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儒家思想在秦汉、宋明、清三个时期的发展历程和其地位的变化,并分析图中A点至b点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古希腊和古代中国思想家的核心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启蒙思想使人民产生了哪些“新的观念”来看待国家、政权机构的?

(3)根据材料二回答古代东西方思想家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有什么不同?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18. 城市化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00年,只有不到2%的英国居民在城市里生活,到了1851年,50%的英国人都成了城里人。农业和交通的发展、新大陆的发现和新商路的开通,特别是生产力的提高,这些都为城市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城市的繁荣则反过来促进了商品批发、运输业、仓储、旅店等商贸服务业,信贷业务也发展起来。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初步实现城市化的国家。1952 年发生的伦敦烟雾事件,更是推动政府拉开了第二次大规模治理城市化负面问题的序幕。这一次英国主要利用法律法规推行“福利国家制度”,以弥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局限性给城市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不和谐。

——摘编自马先标燕安《世界城市化历程回顾——兼述英国城市化的特征与启示》

材料二  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19491957年,社会经济大幅度恢复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略高于世界平均速度。19581960年,城市化进程进入了一个“大跃进”阶段。不正常的激进式增长,结果是农村人口过度流入城市,城市基础设施和各项供应困难,决策层对城市化采取强制性刹车,出现了两次反城市化浪潮。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经济体制逐渐放开,国家放松了对人口流动的管制,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到1991年末,城市化率达到26.94%,同类城市数量增长为全球最快。但是东部沿海地区城市无论在城市密度还是城市等级规模方面均优于中西部地区。

——摘编自连倩倩安乾《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及特征分析》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初期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特点。
2022-02-08更新 | 144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 西周分封示意图


图2   战国形势图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关于图2与图1相比发生的变化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2022-04-0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都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昔洪武年间,广东人陈祖义等全家逃于此处(指“旧港”:在今印度尼西亚境内),充为头目,甚是豪横,凡有经过客人船只,辄便劫夺财物。至永乐五年(1407年),朝廷差太监郑和等统领西洋大宝船到此处。有施进卿者,亦广东人也,来报陈祖义凶横等情,被太监郑和生擒陈祖义等,回朝伏诛。

——(明)马欢著《瀛涯胜览》(马欢曾随郑和三下西洋。本书成书于1451年)

材料二 弗朗西斯·德雷克于15771580年期间作环球航行,不断地作战与抢劫。他带回大量的战利品,被(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封为贵族。1585年,与西班牙的战争再起,德雷克在加的斯港摧毁了敌国船队,后又率领舰队于1588年与“无敌舰队”作战。

——(法)德尼兹·加亚尔著《欧洲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陈祖义和德雷克都曾海外劫掠,两者的结局有何不同?
(2)根据所学,结合史实说明造成不同结局的原因。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政治史(旧)、文化史(旧)、经济史(旧)、选修(旧)、世界史 、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材料分析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政治史(旧)
1,4,6,9
2
文化史(旧)
3
经济史(旧)
4
选修(旧)
5
世界史
6
中国近现代史
7
经济与社会生活
8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从习惯法到《十二铜表法》单题
20.65儒家单题
30.85官营手工业单题
40.65元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单题
50.65宋明理学的影响、评价  明治维新  日本明治维新 单题
60.65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  中美关系正常化  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70年代)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外交方针单题
70.85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单题
80.65苏格拉底单题
90.4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单题
100.4启蒙运动的核心、内容和意义单题
110.85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单题
120.85古巴比伦文明 单题
130.65文艺复兴的背景和核心思想单题
140.4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过程和表现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单题
150.85中世纪教会单题
160.65医学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70.65儒家  宋明理学的影响、评价  从泰勒斯到智者学派  启蒙运动的影响与评价
180.4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190.65“战国七雄”及兼并战争
200.65英国殖民帝国的崛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