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1届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三一模考试文综历史卷
甘肃 高三 一模 2011-03-22 118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文化史(旧)、选修(旧)、经济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我国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各个区域联系起来,说某地是某某星宿的分野,这就是所谓分野的观念。星宿的分野,一般按列国来分配,如表一;后来又按各州来分配,如表二。从表一到表二的变化主要反映了 (     )
A.“天人感应”的思想B.中国古代早期的天文学成就
C.“君权神授”的思想D.中央集权的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后汉书卷四六邓禹传》“邓氏自中与后累世宠贵,凡侯者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将军以下十三人,……其余侍中、将、大夫、郎、谒者不可胜数。”此种状况的出现与当时什么选官制度有关?                  
A.世袭制B.察举制C.军功爵制D.九品中正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章炳麟,原字枚叔,因敬慕顾炎武(名降)、黄宗羲(字太冲),改名降,号太炎。胡汉民原名衍鸿,参加革命后改名汉民,表示自己是堂堂大汉之民。蔡元培本字鹤卿,后改字孑民,表示为炎黄的孑遗之民。这些辛亥革命之士的改名情况反映了当时的思潮是
A.排满兴汉B.实业救国C.民主共和D.自由平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4. 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天赋人权B.主权在民C.君民共主D.民贵君轻
2019-01-30更新 | 332次组卷 | 56卷引用: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Ⅱ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5.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
A.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B.大河流域的农业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我国具有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丰富原料
D.“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压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6. 如果将成语“朝秦暮楚”用在商业上,你认为该成语不能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古代(     
A.秦楚两地商业最发达B.商人为获利往来奔波
C.长途贩运的商业现象D.商业交通相对较发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7. 据19世纪晚期出版的《瀛儒杂志》记载:“近来风俗日趋华靡,衣服潜移,上下无别,而沪上尤甚。洋泾浜负贩之子,猝有厚获,即御狐貉,炫耀过市,真所谓‘彼其之子,不称其服’也。”这些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包括
①平等思想的传播
②通商口岸的开设
③民主政权的建立
④商品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在其科普著作《枪炮、病菌和钢铁》中说:“就整个新大陆来说,据估计在哥伦布来到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印第安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病菌,因此对它们既没有免疫能力,也没有遗传抵抗能力。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做杀手的头把交椅。……一个印第安人村庄里的人口在几个星期之内就从2000人急剧减少到不足40人。”从世界发展趋势角度看它给我们今天最大的启示是(       
A.在西欧殖民扩张过程中病菌是第一“杀手”
B.高度重视“全球化”进程中的负面影响
C.西方发达国家有责任帮助落后国家脱贫
D.全世界都要加强对“流行疾病”的防控
2016-07-29更新 | 172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0年江苏省淮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名校
9. 下图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根据该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60年工业出现峰值是因为“一五计划”的实施
B.自然灾害是导致1960年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根本原因
C.优先发展农业使1961年后农业产值增加
D.“八字方针”实施使工农业比例趋于平衡
2019-05-30更新 | 1163次组卷 | 41卷引用:2011届河南省许昌市三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1945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大英银行国有化法案,建立了英国史上第一个国家银行;1946年政府奖800家公司收归国有;1947年政府在电力、航空、电讯、航运等企业部门推行国有化。这表明
A.英国开始走上了计划经济的道路
B.英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英国病”
C.英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D.社会主义在西方建立起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1. 有学者指出:“那些为17世纪的大部分欧洲人难于理解和在当时的大不列颠尚未获得全胜的原到(自由与平等),已在新英格兰(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的法律上得到了全部承认,并被订于法律的条款之内。”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17世纪的欧洲并未受到启蒙运动的影响
B.17世纪的英国还处于封建专制的统治下
C.17世纪的新英格兰已经是一个法制国家
D.北美的民主政治早在17世纪就开始孕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2. “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这一主张强调历史研究应(       )
A.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B.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
C.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历史
D.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
2019-01-30更新 | 674次组卷 | 42卷引用:2010年广东佛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致力于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但没有越过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秩序,现代化努力步履维艰。资产阶级维新派力图对封建专制政治进行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良,在封建顽固势力反击下,冰消瓦解。但它们为现代化留下虽然菲薄却极其宝贵的基础。……领导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要是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又接受了西方政治观念的留学生和新式知识分子。没有早期现代化,就没有这些社会力量的汇合,辛亥革命的发动和展开都是不可能的。   ——李文海、颜军《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材料二 孙中山第一个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并在《建国方略》等著作中,擘画了建设现代化中国的初步蓝图。无论是提出“建设是革命的唯一目的”,还是表明欲赶超西方经济发达国家,都应该实行“开放主义”。这说明孙中山及其建国理念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初绘了蓝图。所以说,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为中国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契机。                                                                 ——新华社评论《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
材料三 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开拓前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中国的面貌发生了举世瞩目的深刻变化。                         
——胡锦涛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早期现代化”为辛亥革命准备的经济、政治、思想条件。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为中国走向现代化提供的契机。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共产党人对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与发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4)
14. 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一直以来是各国政府试图解决的重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于1601年颁布《济贫法》,由教会在全国各地设立济贫院,收容救济老人、孤儿、残疾人。1833年,英国颁布《工厂法》,建立了检查员制度,并制订了有关通风.温度和工作时间之类的规则。1920年劳埃德·乔治的《失业保险法》……几乎涵盖了所有年收入不超过250英镑的手工劳动者和非手工劳动者。这样保险涵盖的范围就从400万工人扩大到1200万工人。依据《老年抚恤金法》的规定,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人享有获得标准规模的抚恤金(每月5先令)的权利。在1919—1939 年间,英国共建筑了130万幢公用住宅,300万幢自用或出租的房屋,所有的房屋建筑都有政府补助。
——《英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失衡及其调整》
材料二 让我们再一次发问:我们已经达到了1933年3月4日那天所梦想的目标了吗?我们已经找到快乐之谷了吗?但是,我们的民主也正受到考验:在这个国家中,我看到数千万公民——占总人口的重大数目——他们中的大部分此时此刻仍然处于今天所称的生活之必需的最起码的标准之下。
我看到数百万家庭依赖低微的收入生存、以致家庭灾难的阴影日复一日笼罩着他们。
我看到成百万人得不到教育、娱乐以及改善他们及其子女利益的机会。
我看到数百万人无力购买农产品和工业产品,又因为他们的穷困潦倒而无力工作,不能为其他数百万人生产。
——1937年1月20日罗斯福总统连任就职演说
材料三 近两个月来,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包括: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会议确定,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人民日报》(2008年11月1 0日)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社会福利制度发展演变的主要特征。
(2)从材料二的演说词中,你能看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罗斯福采取了哪些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政府在应对本次危机方面与罗斯福新政的哪些做法相似?二者有何共同特点?
2019-01-30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三一模考试文综历史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文化史(旧)、选修(旧)、经济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2
材料分析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政治史(旧)
2
中国古代史
3
文化史(旧)
4
选修(旧)
5
经济史(旧)
5,6,7,8,9,10
6
中国近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和影响单题
20.65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单题
30.65三民主义的提出与实践单题
40.65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单题
50.64商业和城市的发展单题
60.65先秦的商业单题
70.65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单题
80.65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单题
90.15国民经济的调整  国民经济的调整单题
100.65战后的西欧和日本单题
110.65美国成立之初的严峻形势单题
120.85历史和历史的“重现”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30.65邓小平理论
140.64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