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重点高中“顶尖计划“2022届高中毕业班下学期第四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河南 高三 模拟预测 2022-05-08 237次 整体难度: 较难 考查范围: 文化史(旧)、中国古代史 、政治史(旧)、经济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选修(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 "六经"作为古代文化共同体的结晶,虽是先秦诸子学派共有之文化资源,但只有儒家完整传承了"六经"。这说明,儒家
A.缺乏对文化改造创新B.极力复兴贵族文化传统
C.具有独特的文化优势D.脱离了社会的现实需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 马术在中国古代是一项很重要的体育运动,,汉代马术运动中最为活跃的是被称为"走马"或"驰逐"的赛马活动,不仅流行于民间,也盛行于宫廷。据记载,汉武帝极为热衷赛马,经常举行赛马活动。由此可知,汉代
A.以"君民同乐"为治国理念B.注重提高军民的军事素养
C.具有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D.盛行崇武强健的社会风尚
2022-05-07更新 | 678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南省重点高中“顶尖计划“2022届高中毕业班下学期第四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3. 宋太祖时,官僚子弟"有登第者,礼部具姓名以闻,令复试之",永为常例。宋太宗时又规定"凡举人中有与主考官有同族及亲戚关系的,必须别置考场"。这些举措
A.打击了官僚贵族的势力B.意在维护科举考试公平
C.提高知识分子科考热情D.加速了社会阶层间流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明人姚叔祥在《见织编》中记载∶"大抵日本所须皆产自中国,如室必有席,杭之长安织也。……他如饶之瓷器,湖之丝棉,漳之纱绢,松之棉布,尤为彼国所重。"这反映出,明代
A.手工业生产形成区域特色B.社会生产分工严密详细
C.政府已放弃了"海禁"政策D.对外贸易领先世界各国
2022-05-08更新 | 177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重点高中“顶尖计划“2022届高中毕业班下学期第四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 义和团运动时期,团民广泛使用揭帖漫画(下图的《射猪斩羊图》)进行反洋教宣传,“不仅在湖南各州县、长江中下游各省,甚至在遥远的甘肃、新疆,都争相传阅,风行一时”。这反映了
A.外来宗教遭到普遍打击B.近代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C.清政府支持义和团斗争D.中外民族矛盾空前尖锐
2022-05-07更新 | 588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重点高中“顶尖计划“2022届高中毕业班下学期第四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6. 1920年,《劳动界》刊文指出∶"废除财产私有,把一切工厂、一切机器、一切原料都归劳动者手中管理,一部分作为下次再行制造的资料,一部分作为社会的财产,一部分作为自己的生活资料大家享用。"这说明,当时
A.节制资本已成国人共识B.马克思主义影响力增强
C.工人阶级政治觉悟提高D.中共重视组织工人运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下图是1930年与1935年中国平均进口税率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
A.旨在打击日本的侵略B.扭转了对外贸易逆差
C.有利于保护国内产业D.阻碍了工业化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8. 1994年,我国在社会商品零售、农副产品收购、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市场调节的比重分别达到了90.4%、79.3%和80%。据此可推知
A.国家丧失了市场控制权B.商品供销矛盾根本解决
C.我国票证时代已经结束D.国有企业改制基本完成
2022-05-07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重点高中“顶尖计划“2022届高中毕业班下学期第四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9. 公元前242年,罗马设立外事裁判所后,裁判官可按自然法原则而不是法的条文,运用“平衡”手法对案件作出裁决。由此可知,这一举措
A.提高了司法审判灵活性B.开始打破法律形式主义
C.强化了法律的权威地位D.保护了罗马平民的利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0. 1869年,英国自由党首相格莱斯顿说∶"就数量和重要性而言,下院十分之九的立法工作是通过政府之手。"这表明,当时英国
A.议会丧失了立法权B.内阁权力得到扩张
C.政党政治遭到破坏D.集权政治得到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1. 1935年美国政府颁布了《税收法案》,表1是该法案中部分个人所得税的有关规定。
年收入5万美元以上6万美元以上350万美元以上
税率1%6%7%

据此可知,该法案
A.利于缩小社会贫富分化B.旨在抑制奢侈性消费
C.解决了国家的财政困难D.压缩了中小企业投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20世纪初,法国小说家马塞尔·普鲁斯特创作的《追忆似水年华》,打破了以钟表时间为顺序的框架结构,采用了心理时间和物理时间彼此交副、互相渗透的叙述方式,随心所欲地将小说的时空颠倒错置。这说明,该小说
A.继承了古典主义文学风格B.具有抒情的浪漫主义色彩
C.深受近现代物理学的影响D.体现了现代主义文学特色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甲午战后,随着铁路的兴建,促进了贸易地区的扩大。进口的工业消费品应有尽有,出口的农矿副产品包罗一切,甚至清政府禁止出口的粮食及豆类也被大批掠夺出口。……进口方面,消费资料占70%至80%以上,出口方面,农矿原料及手工业品占80%。据1910年统计,进口商品中,消费资料占82.4%,其中直接消费品又占65.4%,而生产资料只占17.6%,机制品仅为6.8%。在6.8%的机器制品中,大部分还是外资工厂的产品。

——摘编自廖良辉《晚清对外贸易研究》

材料二   1956年,生产资料进口由1950年的4.86亿美元上升到14.32亿美元,占比相应从83.4%提高到91.6%,其中机械设备进口,所占比重由1950年的22.5%上升到53.6%,生产原料进口占比由1950年的60.9%下降到38.0%。生活资料进口由1950年的0.97亿美元增加到1.31亿美元,但在进口总额中的比重由16.6%下降到8.4%。

——摘编自李钢主编《中国对外贸易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甲午战争后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外贸易的变化及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主要因素。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诺曼·福拉德曼看来,冷战有十分清晰的轮廓∶"冷战如同两次世界大战一样,是一场真正的战争,而非有些人想象的那样,仅仅是一场由误会导致的意外事故。"这场战争是由苏联的革命分子发起,对他们来说,这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是为生存的需要而战",其矛头直指西方资本主义。它同时又是一场"循序渐进"的战争,紧张或缓和都是暂时的,它们的后面总是埋伏着更大的进攻。"只有其中一方的崩溃",才能使其最终走向结束。

——摘编自杨敏《关于冷战的几种综合观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有关冷战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评述清晰。)

四、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15. 材料   19041月清廷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家庭教育包括女学",第一次把女子教育列为教育改革的内容之一。"女子师范学堂,须限定每州县必设一所","女子师范学堂由官设立者,其经营当就各地筹款备用,女子师范生无庸缴纳学费"。19062月,慈禧太后"面谕学部,振兴女学";19075月,学部奏兴女学,拟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女子小学堂章程》,对其办学宗旨、课程设置等方面作了规定和要求,女子学校教育在学制上得到了合法地位。据1907年清政府学部总务司《第一次教育统计表》统计,全国除甘肃、新疆、吉林三省没有女学堂外,其他各省女学堂总计428所,女学生15498人。女学教育成为中国教育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周瑞萍、苗连顺、徐新梅《清末教育改革及其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女学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兴办女学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16. 材料   1941年底,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深知自己军事实力薄弱,所以在参战之初,如若美国同时深入大西洋和太平洋两大战场,与德国法西斯和日本法西斯同时展开大规模会战,那么美国与其他的反法西斯同盟国共同取得胜利的可能性很小,并且有可能会迅速溃败。而"先欧后亚"政策却能够集中美英苏的兵力共同和德国战斗,以美国当时的兵力基本上可以实施该战略。更重要的是,美国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通过"先欧后亚"政策的实施而赢得时间,不断地充实兵力资源,逐步发挥其雄厚的战争潜力。同时中国战区的中日战争又可以消耗日本有限的兵力,不会给美国在太平洋地区造成太大的压力。

——摘编自张菲《二战中美国"先欧后亚"战略的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采取"先欧后亚"战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采取"先欧后亚"战略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17. 材料   王艮(14831541年),出生于一个世代灶户家庭,是泰州学派创始者。王艮开创的泰州学派,是明末具有强烈"异端"色彩的思想派别。他提出"百姓日用即道",认为"日用"就是"本体";"道",亦非传统儒家所提倡的"君子之道",而是指百姓日用常行之道,即人的自然本能和生命价值,人们的吃饭、穿衣等日常物质生活需要。他说∶"圣人经世,只是家常事";"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圣人知便不失百姓,不知便会失"。"愚夫愚妇,与知能行便是道"。"圣人之道"就是"百姓日用"。如果不能保障百姓的物质生活需要,使他们丧失生存权利,挨饥受冻,那就不是"圣人之学"了。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王艮"百姓日用即道"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艮"百姓日用即道"思想的意义。
2022-05-07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重点高中“顶尖计划“2022届高中毕业班下学期第四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较难
考查范围:文化史(旧)、中国古代史 、政治史(旧)、经济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选修(旧)

试卷题型(共 17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2
材料分析题
4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文化史(旧)
2
中国古代史
3
政治史(旧)
4
经济史(旧)
5
中国近现代史
6
世界史
7
选修(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4儒家单题
20.4两汉的文化单题
30.4科举制单题
40.4明清的商业 单题
50.4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单题
60.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单题
70.4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民族工业 单题
80.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单题
90.4公民法、万民法单题
100.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单题
110.65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内容单题
120.6520世纪的欧美文学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30.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  一五计划
150.4其他改革
160.4二战的进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170.4陆、王心学
三、论述题
140.4冷战的含义和过程  冷战与两极格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