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北省部分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测评历史试题
湖北 高三 模拟预测 2022-05-12 7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经济史(旧)、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文化交流与传播、政治史(旧)、选修(旧)、文化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 被誉为湖北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的乐器“虎座鸟架鼓”(下图),主要采用探漆,圆雕,绘画等工艺进行创作。呈现风足踏猛虎的独特造型,是楚墓中出土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物。这反映
A.中国绘画艺术已成熟B.其与中原文化保持一致
C.区域文化的鲜明个性D.楚国人以虎为族群图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西汉景帝共有十四个儿子,七国之乱前已有六子封王,七国之乱后陆续立其余八子为王,并对原来的封王加以调整,将梁国分为五国。赵国分为六国。这一做法
A.沿袭了郡国并行制传统B.一定程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C.合理解决王室利益分配D.有效发挥王国监郡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3. 宋代王安石在《议茶法》中说“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宋政府设立十三个“山场”和六个“榷货务”来经营茶叶贸易。园户生产的茶叶除了缴纳租税之外,其余全部卖给“山场”,不允许自由出售。商人买茶也要在“山场”和政府官吏交易。这一制度
A.促进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B.有效保障了茶户的基本收益
C.使茶利成为政府重要收入源D.极大推动了茶叶外贸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元朝时,民间航海家汪大渊曾两次从泉州搭乘商船出海游历。向西远及埃及,摩洛哥,索马里,莫桑比克,向东南抵达菲律宾。澳洲等,所撰游记涉及国家和地区达220余个,旅行家,外交家列班·扫马从大都随商队出访波斯,亚美尼亚,先后会见罗马教皇及英国和法国等国国王。这表明中国在元朝时
A.航海造船技术领先世界B.对外交往范围空前扩大
C.国家统一扩大国际影响D.政府重视经济文化交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如表为明朝人口统计表。据此可知
年代户数人口数说明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1605286060545812二十四年统计:一户平均5丁稍强。
二十六年统计:一户平均4口稍弱。
弘治四年(1491年)91134653281158减少原因:人口隐匿,投靠权门。
万历六年(1578年)1062143660692856时值便乱以后,或只是隐匿之余的户口数,或据旧籍抄造,实际数字绝不止此。

A.人口总数实际在增加B.人口数因战乱急剧减少
C.人口外流正不断加剧D.外来物种养活更多人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6. 1863年,英国公使普鲁斯向“常胜军”头目戈登说:“夺回苏州,肃清产丝区和运河沿岸,这就是我们的利益所关,”这表明当时
A.农民起义直接冲击了中外贸易B.英军试图割占中国江浙一带
C.运河沿岸为生丝外贸重要产区D.经济利益是中外勾结的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7.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发布《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说:“武汉首义,十数行省先后独立,所谓独立,对于清廷为脱离。对于各省为联合。蒙古、西藏意亦同此,行动既一,决无歧趋,枢机成于中央,斯经纬周于四至,是日领土之统一。”由此可见辛亥革命
A.具有严密的组织性和统一的领导B.借鉴了美国反英独立模式
C.未受当时盛行的汉民族主义影响D.开创国家统一安定的局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1940年1月9日,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发表演讲共讲了中国向何处去、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中国的历史特点,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驳资产阶级专政,驳顽固派等十五个问题,据此可知演讲的核心主题是
A.争取抗战胜利的途径B.世界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C.批判资产阶级的专政D.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9. 画家张碧格(1905年-1987年)早年创作月份牌面,1949年后被聘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从事年画创作,1952年他创作了年画《养小鸡捐飞机》(如图),从年画中可以看出
A.海派艺术家的世俗审美情趣
B.新时代妇女用劳动生产支援前线
C.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突出成就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劳动积极性
2022-05-11更新 | 283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测评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1987年,国家强力推动“价格闯关”,少数重要商品和劳务价格由国家管理。绝大多数商品价格放开,以消除价格双轨制的弊端,但政府每放开一种商品价格,市场上就出现一轮对该商品的疯抢与疯涨。以致后来央视“春晚”的相声节目《着急》出现“一澡盆醋、两水缸酱油,一大衣柜五香面”的台词。这表明当时
A.改革开放推进遭遇重大挫折B.价格双轨制改革的条件尚不成熟
C.国际政治格局变动影响国内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确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