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2届新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重庆专版)
重庆 高三 模拟预测 2022-05-15 17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经济史(旧)、文化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 如图是《诗经》中《殷武》篇有关商王武丁祭祀场景的描述,据此可知当时
A.商王重视祖先的祭祀B.神权处于统治地位
C.商礼制带有神权色彩D.礼乐制度已经产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汉武帝封禅泰山,“泰山刻石文”铭曰:“四海之内,莫不为郡县,四夷八蛮,咸来贡职。与天无极,人民蕃息,天禄永得。”这说明汉武帝
A.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B.追求汉朝“大一统”的目标
C.施政理念体现儒家民本思想D.较早具备了中华民族的意识
2022-05-15更新 | 14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重庆专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唐以后,世族门阀的力量逐渐蜕化,中国社会自此完成了从世族形态到士绅形态的转型。所谓“富贵不过三代”,确实是唐宋之后的景象,是对平民社会的一种另类描述。由此可知
A.科举制推动世族门阀衰落B.唐宋之后平民占社会主导地位
C.科举制体现公平公正原则D.世族门阀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 宋代范成大在《骖鸾录》中记载:“泊袁州,闻仰山之胜久矣,去城虽远,今日特往游之岭阪上皆禾田,层层而上至顶,名‘梯田’。”这反映出,宋代时
A.仰山成为闻名的旅游区B.袁州土地得到进一步开发
C.城市发展占用大量耕地D.仰山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2022-05-15更新 | 143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重庆专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下图为元代六体文夜巡牌,它双面铸纹饰及文字,牌内分别铸有梵文、汉文、乌金体藏文、古畏兀尔体蒙文、八思巴文和波斯文,该夜巡牌可以用于研究
A.元朝的疆域划定B.古代汉字的变迁
C.中西文化的交融D.统一国家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6. 明清徽州士人重视编撰族谱家训,倡导“谱牒之作……在朝廷则为善政,在天下则为善俗”“患难相救护,职业相劝勉……毋以尊而凌卑,毋以富而欺贫……毋以下而犯上”“风俗美而后上下理,王道成矣”。这表明,族谱家训
A.确立了儒家的责任担当意识B.维持了士族的宗法传统
C.强化了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D.完善了基层组织的治理
2022-05-15更新 | 17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重庆专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1872年,晚清官僚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该企业公开向社会招股,允许股东参与企业管理,实行严格的财物管理。这一方案的出台,引发国人哗然,纷纷予以指责。该现象反映了
A.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B.晚清近代化道路发展受到阻碍
C.保守国人对先进事物的排斥D.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1926年8月,瞿秋白在《国民革命之农民问题》中指出,解决农民问题需要在实现“耕地农有”的基础上,把农民组织起来成立自己的武装,建立农民政权。瞿秋白的这一思想
A.符合大革命时期中共的主张B.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C.激发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斗争意识D.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重要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据统计,1833-1936年标题中含有“商务”的文章共3589篇,标题中含有“商业”的文章共8400篇,其中有关国外问题的文章为2054篇,有关国内问题的文章为9935篇。这表明这一时期中国
A.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C.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发展D.传统观念受到冲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0. 1983年,深圳组建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发行第一张股票“深安保”。1986年,深圳开始了全国最早的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试点,出台《国营企业股份化试点暂行规定》,选定10家国营企业开展试点,率先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这些做法
A.增强了企业经营活力B.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C.奠定了对外开放格局D.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022-05-12更新 | 171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新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1. 罗马查士丁尼皇帝时期确立了债权让与制度,债权可以让与,无论受让人与债权人以何种方式达成债权的让与协议,受让人都可拥有追讨债务的权利,只是让与必须通知债务人。债权让与制度的确立
A.标志着罗马万民法的形成B.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需要
C.加剧了法律形式主义倾向D.表明罗马法律体系已成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2. 有学者指出:“如果用几笔来总结这一运动的特点,可以说,它就在于企图在各个方面根据理性所确定的原则来改革一切思想和基本原理,反对迄今承认的权威,反对传统和传统感情,反对历史偶然性。”这一运动
A.以理性精神全面改造社会B.开始挑战天主教会的权威
C.倡导人们追求现世的幸福D.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2022-05-15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重庆专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3. 20世纪20年代后期,美国女孩们喜欢穿着短裙和丝袜。但到了20世纪30年代,长裙流行起来,短裙严重滞销。同时,传统毛呢和皮草不再流行,而耐用、易于清洗的新型布料——人造丝和混纺布,则受到妇女们的青睐。这种现象说明
A.经济状况影响时尚取向B.科技发展促进服装行业繁荣
C.女性成为社会消费主体D.纺织行业迎来革命性大变革
2022-05-15更新 | 16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重庆专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4. 二战后初期的柏林,在美军交易商店,一名普通士兵可以用一美元买到两盒好彩烟。而一名苏联士兵则要为此在黑市上付出100美元。一只卡通手表本来只要3.95美元,苏联人买就要500美元。一部相机是14.95美元,苏联人可能要花多达1000美元才能买到。该现象从侧面反映出
A.苏联轻工业相当落后B.美国商品更受苏联人欢迎
C.苏联人消费能力惊人D.苏联对美国贸易逆差巨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5. 1997年的京都会议议定书中,30多个工业国家同意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然而,在欧盟各国、日本、加拿大和其他工业国家批准该议定书之后,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却拒绝批准该议定书。由此可知
A.美国与西方其他国家矛盾尖锐B.京都议定书对美国极为不利
C.全球性问题更需要各国广泛合作D.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明显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两千多年前在我国的西南以及西北地区农民就已经利用棉纤维原料,然而9世纪著名的阿拉伯旅行家苏莱曼在其《苏莱曼游记》中记述,在今北京地区所见到的棉花,还是在花园里被作为“花”来观赏的。宋末元初棉花才从南北两个方向传入中原地区。元世祖通过颁布政令强制要求农民种棉花,并用棉布充当税款,这时开始大面积种植棉花。到明代,长江与黄河流域的棉花种植已经十分普遍,此时棉花在人民生活中的地位已经逐渐取代了丝麻,衣物也普遍使用棉布。

——摘编自刘丽《论中国古代棉花的传入与空间布局变迁》

材料二   从清末至民国是中国棉业转型时期,传统棉花种植文化体系受到欧美新技术的强烈冲击,手工棉织品难以跟欧美机制棉织品相竞争。清朝地方政府率先引进适于机器纺织的美洲大陆棉种,在湖北与山东地区试种成功。民国农业部聘请外国专家郭仁风系统选育在上海吴淞棉田发现的一棵铃大绒长的棉株,3年后育成可纺42支纱的“百万华棉”,并建立棉业试验场向农民推广棉花新品种,从而促进了中国近代棉花种植业的转型。

——摘编自陆晓春《中国古代棉花种植文化对现代棉花种植企业的发展影响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棉业的发展历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棉业转型的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棉业发展的因素。
2022-05-15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重庆专版)

三、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着百余年历史的商务印书馆以“昌明教育,开启民智”为己任,在我国近代出版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以下是整理的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商务印书馆发展简表。

时间事件
1897在上海创办,初为合伙经营的小型印刷工场,不久为满足当时社会上学习英语与西方科学文化的需要,先后出版《华英初阶》《华英进阶》以及《商务印书馆华英字典》等中英文对照读本
1902正式开设印刷所、编译所及发行所。聘请支持维新且翰林出身的张元济担任编译所所长,汇集一大批知名学者和专家,制订系统全面的编辑出版计划,奠定了商务新型出版事业的坚实根基
19031913与日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抓住清末学制改革机遇,1903年,出版中国第一部中小学全套教科书《最新教科书》,风行全国,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具有草创意义。出版严复译作《群己权界论》(《论自由》)。后出版多部严译名著,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1904年至1913年,先后创刊《东方杂志》《教育杂志》《小说月报》《少年杂志》等
1914收回全部日股,在组织方面重新调整,逐渐建立了一处(总务处)四所(编译所、印刷所、发行所、研究所)的组织系统
1915第一部新式辞书《辞源》问世,开创了中国现代工具书的出版先河
1922置办德国造的滚筒印刷机,印刷速度提高10
1924创建了东方图书馆,不久这个被誉为“亚洲第一图书馆”对民众开放
20世纪3040年代辑印《百衲本二十四史》,推出了《万有文库》《大学丛书》以及《丛书集成》,达到了商务印书馆发展史上的最高峰

从表中提取相关联的中国近代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四、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战后,联邦德国逐步建构起完善的“福利国家”,如1950年恢复养老保险制度;1951年制定解雇保险制度;1952年制定战争损失补偿法和孕产妇保护法;1954年制定儿童金法;1957年把养老金制度推广到农村;1960年制定联邦住宅补贴法;1969年颁布联邦教育法、劳工促进法、职业培训法;1985年实施子女抚养假制度;80年代科尔政府对部分高收入者实行强制性无息借款,总额约25亿马克,用来扩大住房建设,以帮助解决缺房者的需求,等等。联邦是社会保障体制的监督者,立法制定者,费用提供者。州一级是社会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主要资金提供者和许多具体职能的执行者。官方预算的社会保险开支,1950年是76亿多马克,1970年将近404亿马克,1986年达到4434亿马克。到70年代前期,经济出现“滞胀”,失业者增加,人口出生率下降和老龄化加重,社会开支增长快于经济增长。

——整理自吴友法等著《德国通史·第六卷》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德国“福利国家”的特点。
(2)效率和公平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兼顾的两个问题。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效率和公平”,评价德国的“福利国家”。
2022-05-15更新 | 27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重庆专版)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经济史(旧)、文化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试卷题型(共 18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5
材料分析题
2
填空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政治史(旧)
2
中国古代史
3
经济史(旧)
4
文化史(旧)
5
中国近现代史
6
世界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单题
20.65汉武帝时期统治思想的转变单题
30.4科举制单题
40.65小农经济单题
50.65元朝的民族关系单题
60.65宋明理学的影响、评价单题
70.65洋务运动的口号、创办的企业及其他活动单题
80.4第一次国共合作单题
90.65明清的商业 单题
100.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单题
110.65《民法大全》单题
120.65启蒙运动的影响与评价单题
130.65经济危机的影响单题
140.4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斯大林模式 单题
150.4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60.65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0.4福利国家的出现  “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三、填空题
170.65报刊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