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西省太原市2022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山西 高三 三模 2022-05-22 165次 整体难度: 较难 考查范围: 文化史(旧)、政治史(旧)、经济史(旧)、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史学热点、选修(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对于尧舜禹汤的权力转移,战国时期的韩非认为,“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韩非的认识
A.强调了礼仪教化与伦理秩序的重要性
B.旨在冲破传统儒家禅让制思想的束缚
C.不受历史记述迷惑洞察历史事件真相
D.基于法家君臣思想而进行了史实推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 秦统一后,在讨论地方制度的御前会议上,主张分封制且有大批臣僚附和的丞相王绾却未能敌过独持异议的廷尉李斯,最终确立了郡县制。这说明当时
A.制度服从于现实需要B.皇权与相权矛盾激化
C.朝臣掌握着决策权力D.三公九卿制发生异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宋代,在官方发布的劝农文中,频繁出现主客户关系的描述。苏轼说:“客户乃主户之本,若客户阙食流散,主户亦须荒废田土矣。”朱熹也说:“佃户不可侵犯田主,田主不可挠虐佃户。”据此可知,宋代
A.主客户人身依附关系不断加强B.土地兼并使主佃矛盾有所激化
C.国家对社会阶层控制相对松弛D.程朱理学重视百姓的生计问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宋应星青年时曾考取举人,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他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终撰成《天工开物》一书。宋应星的行为
A.反映了科举制日益僵化B.改变了重道轻技的观念
C.加速了科技与生产结合D.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5. 如图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白银外流变化情况(单位:两)。据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
A.政府未有实际措施应对B.国际收支处于出超地位
C.银贵钱贱民众负担加重D.西方商品倾销势如破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6. 1924年,孙中山在其《三民主义》中说:“真正的三民主义,就是孔子所希望的大同世界。”而孔子向往的“大同”世界,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表明孙中山
A.力图推行中体西用治国理念B.为天下为公思想赋予新内涵
C.主张摆脱西方政治思想束缚D.借传统思想来寻求变法革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1929年,受共产国际的影响,中共中央对工农武装割据的意义估计不足。对此,毛泽东指出:“半殖民地中国的革命,只有农民斗争不得工人领导而失败,没有农民斗争发展超过工人势力而不利于革命本身的。”据此可知
A.毛泽东立足于国情探索中国革命道路
B.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主导
C.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得以消除
D.马克思主义尚未与中国具体国情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1978年3月-11月,国内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会议一方面意识到中国同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管理等方面差距拉大;另一方面也提出“既要大幅度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也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这些会议
A.贯彻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B.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为重大决策出台准备了条件D.标志着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2022-05-21更新 | 681次组卷 | 6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2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