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北省松滋市贺炳炎中学2022届高三考前历史押题卷
湖北 高三 模拟预测 2022-05-25 148次 整体难度: 较难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史(旧)、文化史(旧)、选修(旧)、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夷夏之辨”在春秋时期曾经是诸侯争霸的舆论利器,而在战国晚期秦与六国的殊死较量中已经完全被遗弃了,诸侯国大多是站在政治道德角度予以攻击。这种变化表明
A.华夏与蛮夷之间文化冲突消失B.天下一统的整体观念正式形成
C.礼乐制度下的尊卑秩序已崩溃D.趋向统一的民族心理初步具备
2020-03-20更新 | 1353次组卷 | 5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线上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2. 从史籍和出土的《云梦秦简》可以看出,秦朝初期法律内容涉及各个方面,基本上做到了“制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官吏行事“致以律",“良吏”“恶吏”各予赏罚。但秦初的法律中保留了奴隶制的残余和继承了奴隶制的刑罚,以及实行连坐族诛。这说明秦朝初期
A.法律制度实现不断完善B.法制建设作用的两重性
C.中央集权统治得以强化D.法律损坏了百姓的利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3. 三国时期,敦煌、酒泉等地成为西域胡商的集散地,粟特商队携带金银,麻制品、毛毡等,前往洛阳,金城各地贸易,购入丝织品、麝香,樟脑等。这说明此时(       
A.北方战乱使异族乘虚而入B.对外贸易出现了出超情况
C.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D.丝绸之路的经济交流繁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 据载,南宋主要统治区域属水乡,交通多用船只。许多地方都设有官办造船工场,能造大 型船只……“广舶”可“浮南海而南,舟如巨室,帆若垂夭之云,舵长数丈,一舟数百人,中积一年粮”“市舶之利最厚”“所得动以百万计”。由此可以推断,南宋
A.工商业税收成为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B.海上丝路发展到极盛时期
C.造船业的进步推动了海外贸易的发展D.交通运输业发生重大变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5. 1866年,由美国传教士创办的广州博济医院增办博济医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西医教育机构。1879年,学堂招收了两名女生并最终学成从医,学堂开办46年共培养了120多名毕业生,孙中山年轻时,也曾在此就读。博济医学堂的发展历程反映出
A.西方侵略手段更加隐蔽B.广州市民对西医较认同
C.近代教育受到西方影响D.“经世致用”新学风兴起
2022-04-09更新 | 410次组卷 | 9卷引用:广西桂林、崇左、贺州、河池、来宾市2022届高考联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6. 近代以来,在约开商埠外商享有免除缴纳厘金的特权。1915年“二十一条”中,中国政府允诺在山东省内自择合宜地方,自开商埠。1924年日方刻意曲解以上条款,围绕青岛是约开商埠还是自开商埠向中方交涉,但至1928年北洋政府统治结束,日本也没有达到目的。这一结果缘于
A.巴黎和会期间中国人民的斗争B.华盛顿会议推动山东问题解决
C.北洋政府统治期间的军阀割据D.国民大革命推动群众反帝斗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据统计,仅1943年上半年,《解放日报》上出现的模范人物多达600名以上,有关南泥湾和南区合作社的新闻报道达40余条。1943年冬,召开全边区劳动英雄大会,表彰了一批先进人员。这些做法
A.起到了社会动员的作用B.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开展
C.巩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D.扩大了抗日统一战线阵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8. 1945年2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在《解放日报》上发表通告:“查本边区尚无统一标准时间,甚为不便。兹决定以华西标准时间为边区的统一标准时间……望一律遵行,以资统一,而便于对外通讯联络。”该举措
A.有利于根据地秩序的稳定B.保障了外部交流的畅通
C.推动了大生产运动的兴起D.促进了民族战争的胜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1957年,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区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提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做出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是
A.阶级矛盾彻底消灭B.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C.三大改造已经完成D.中共八大做出了正确决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0. 下表为1995年7—8月对江苏昆山、浙江乐清部分农民职业去向的调查统计(单位%)。由此可以得出
经商去乡镇企业读书上大学去大城市打工继续种田其他
如果有机会选择工作,你将选择35.214.131.82.78.57.7
A.农村开始多元化改革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C.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D.改革开放冲击了人们的传统观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1. “穷人比富人拥有更多的权力,因为他们的人数更多,而且少数服从多数是至高无上的法则。”亚里士多德对公民大会的描述可以体现
A.民主政治B.贵族政治C.寡头政治D.僭主政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2. 12世纪初,西欧出现了“注释法学派”和“评论法学派”,促进了罗马法的复兴。据此可知, 罗马法
A.为当时社会确立行为规范B.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C.合乎中世纪神权统治需要D.适应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3. 16世纪末17世纪初,英国占有40座庄园以上的土地显贵由原来的39家锐减至19家。1600年时,大约2/3的英国旧贵族在财政上不仅入不敷出,甚至濒临破产。同时期欧洲也有大量的封建贵族陷入贫困。这反映出,当时西欧
A.社会财富出现重新分配B.对外殖民扩张步伐放缓
C.下层民众生活水平提高D.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
2022-02-23更新 | 538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十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4. 巴黎公社规定“每一个地区的农村公社,通过设在中心城镇的代表会议来处理它们的共同事务:这些地区的各个代表会议又向设在巴黎的国民代表会议派出代表,每一个代表都可以随时被罢免,并受到选民给予他的限权委托书(正式指令)的约束”。这一规定旨在(       
A.实现参与民主B.践行马克思主义C.建立工农联盟D.巩固社会主义政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5. 1949年,联共(布)中央宣传鼓动部起草了一项文件。该文件不仅详细列出了诸如“(美国)教育危机”“(美国)科学为垄断组织服务”等宣传题材,而且汇总了一大批揭露美国腐朽生活方式的作品选题,要求突击制作并出版。这一文件的实施
A.加速了美苏冷战局面的到来B.确保了苏联在对峙中的优势
C.配合了苏联政治扩张的需要D.表明意识形态为美苏争夺焦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6. 1980年至2016年,欧美国家前1%的富有群体收入增长约200%;新兴国家劳动者收入增长约100%,与此同时,欧美国家后90%的群体平均收入只增长了50%。劳动回报率不足给发达国家“沉默的大多数”带来了不平等感,这些中产和底层劳动者对经济一体化的态度逐渐演变成政治上的本国优先主义。对此现象理解准确的是
A.南北国家贫富分化状况不断加剧B.世界经济一体化明显违背平等原则
C.经济全球化趋势正面临严峻挑战D.各国积极谋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2022-01-11更新 | 456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所谓“富农”阶层,是中唐以来特别是宋代以来崛起的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南宋叶适 指出;“富人者,州县之本,上下之所赖也。”宋代以来,国家不断推行改革,但一般来说,均 平赋役和整顿吏治始终是国家改革的两个重点。而这两点又均与“富民”阶层紧密相关。 “宋王朝对农民的统治是通过户等制实现的”,而乡村组织一级头目基本都由户等靠前的 富农群体来担任。

——摘编自林文勋、杨瑞碌《宋元明清的“富民”阶层与社会结构》

材料二 19世纪的英国中产阶级开创了机会平等和个人自由的现代世界,促生了思想活跃的知 识分子及其团体。在这一时期,他们展现了对理性和进步的信任与乐观态度,他们开放而自 由,富有社会责任感,可以说,中产阶级的成长大大促进了知识创新、丰富了思想资源。更重 要的是,中产阶级代表了一种新的道德规范,在他们的带领下,倡导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 绅士风范成为社会各阶层努力遵循的标准,人们的生活更加精致而高尚。

——摘编自裴亚琴、张宇《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的社会属性分析》

材料三 1987年,国务院提出支持和鼓励科技人员“创办各类中小型合资企业、股份公司等”。 这直接促成了大量民营科技企业的成立,其中的经营者个人收入远远超过其他类型的劳动者,具备了老中产阶级的特征。随着老中产阶级的发展,经济制度明显落后于社会改革,这种现象持续到1988年,宪法修正案规定“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1991年7月,中央指出私营经济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存在和发展,对私营企业主“采取团结、帮助、教育、引导的方针,要求 他们爱国、敬业、守法”。

——摘编自赵竹茵《制度变迁视域下的中国中产阶级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以来崛起的“富民”阶层的作用和19世纪 英国中产阶级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在推动中产阶级崛起方面所采取的关键性举措。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今中外中产阶级(“富民”阶层)崛起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英国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但在官员选拔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少数人或集团掌握着官员的任免权,他们将官职私相授受,导致营私舞弊等政治乱象频发。内阁制和政党政治形成后,出现了所谓的“政党分肥制”。这种瓜分国家权力的做法不但造成腐败泛滥,还严重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了行政效率。工业革命后,国家管理职能急剧扩展,急需建立能迅速处理日常事务的职业官僚体系。同时,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的愿望日益强烈。1855年起,英国政府多次颁布法令,建立和完善文官制度,在政府中实行推荐竞争考试,成立文官委员会,负责统一管理文官考试事宜并择优录用;把文官分为高级文官和低级文官:根据其工作业绩和勤奋程度进行提升;文官要在资产阶级各政党之间严格保持中立,不得公开参与政治活动:文官只要没有严重过错,便可任职到退休。

——摘编自倪越《西方文官制度》

材料二   孙中山关于建立现代文官制度的构想主要有三点:第一,官吏为国民公仆;第二,通过考试择优录用官员;第三,对官员进行严格的监督。1912年,孙中山在临时政府设立了铨叙局,负责文官的考录、任免、升迁等事务。他还命法制局拟定《文官考试令》《法官考试令》等一系列法令,并交参议院决议。将政府官员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初步确定了文官的分类体系,并规定了文官任用的资格条件。1913年,北洋政府公布《文官考试法草案》《典试委员会编制法草案》,标志民国考试制度建立。19166月成立文官高等试典委员会,举行第一次文官高等考试。规定年满25岁的中国男子,在国立大学或高等专门学校、教育部指定的国外大学或高等专门学校学习3年以上,具有毕业文凭者才能考试。考试分4次,并规定:凡中等以上学校毕业,或具有相当资格者,可免甄录试。初试合格者,送官署学习两年后可直接参加下次大试。大试和口试及格,依《文官任用法》任用。

——摘编自李俊清《现代文官制度在中国的创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文官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建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文官制度相比,民国时期文官制度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影响。
2022-05-06更新 | 362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许昌市、汝州市九校联盟2022届高三下学期押题信息卷(二)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世纪30年代,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的主要表现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容忍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不加以制裁。
1935—1936年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1936年3月放任希特勒武装进占莱茵区。
1936—1939年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采取“不干涉”和“中立”政策。
1937年7月纵容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此后又策划太平洋国际会议,阴谋出卖中国,同日本妥协。
1938年3月默许希特勒兼并奥地利。
1938年9月签订《慕尼黑协定》,将捷克的苏台德割让给德国。


(1)根据材料,概括“绥靖政策”的基本内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绥靖政策”的影响。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名校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明了历史的发展。”

——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较难
考查范围: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史(旧)、文化史(旧)、选修(旧)、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材料分析题
3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政治史(旧)
2
中国古代史
3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4
经济史(旧)
5
文化史(旧)
6
选修(旧)
7
中国近现代史
8
世界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秦的统一  秦朝的统一单题
20.4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单题
30.4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单题
40.65宋元的商业 单题
50.4“中体西用”思想的实践单题
60.4华盛顿会议单题
70.4抗日战争胜利的进程单题
80.65敌后战场的抗战单题
90.65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单题
100.4改革开放进程单题
110.4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单题
120.65罗马法的评价单题
130.4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单题
140.4巴黎公社的意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单题
150.4冷战的含义和过程  冷战与两极格局单题
160.4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70.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80.4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
190.65二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三、论述题
200.4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五四运动的意义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