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3月历史名校练习卷(九)
广东 高三 模拟预测 2022-05-31 204次 整体难度: 较难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经济史(旧)、文化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中国古代史 、选修(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商代职官中巫、史等各级宗教官数量庞大。西周宗教官数量减少,其长官为“太史”,主管册命、祭祀、观测制订天文历法、教育贵族子弟等事务,且因熟悉政令典则,常在周王左右以备咨询。这一变化反映了西周
A.国家治理的人文性提升B.“太史”左右国家朝政
C.政府重视科技教育发展D.逐渐摆脱宗教观念束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 《汉书》记载,齐郡自先秦以来丝织业就十分兴盛,号为“冠带衣履天下”;巴、蜀丝织业也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时人称“女工之业,覆衣天下”。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丝织业
A.促进了商品贸易的发展B.推动了中华文明走向世界
C.加速了南北经济的交流D.生产技术在全国得到普及
2022-01-21更新 | 30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2022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旧唐书》所记载的唐肃宗到唐末之间的人物,大约有将近十分之七出自名族和公卿子弟,出身于寒素者不及七分之一,如果以宰辅的家世作比较,两者的比例更加悬殊(80%:7%)。该记载说明,唐朝
A.士族垄断了人才选拔权B.世家大族仍有一定的影响力
C.相权分化了中央决策权D.文官阶层具有强大的统摄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南宋末年,“垂髫挟卷者,非濂洛不谈;决科射策者,非《四书》不读”,类编“诸儒”文章的科场用书大量出现,“书肆之书易得,有铜钱数百,即可得语录若干家”。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A.印刷技术的进步B.理学影响的扩大
C.科举考试的僵化D.书院教育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 李贽在《焚书》中说:“臣子之于君亲,一理也。天下之财皆其财,多用些亦不防。天下皆其民,多虐用些只得忍受。但有大贤在其间,必有调停之术,不至已甚足矣。只可调停于下,断不可拂逆于上。”这表明,李贽
A.继承了传统君主制观点B.认可程朱理学正宗地位
C.具有强烈人格独立意识D.反映新兴市民阶层诉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6. 有统计显示,鸦片战争后到抗日战争前,中国农作物产量增长极慢,但经济作物占农作物总产值的比重由19世纪末的约10%增为1920年的17%和1936年的23%。这反映了
A.自然经济已经解体B.农业技术显著提高
C.经济结构发生变化D.半殖民地化的减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晚清时期,我国货币制度发生重大变化,政府发行银元、铜元,传统典当行发行银钱票,外商银行、中国人创办的银行以及各省官银局发行各种纸币,各类币种之间没有合理协调机制。这种现象
A.动摇了中央集权的政体B.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C.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抵制了西方势力的入侵
2022-01-02更新 | 1124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2022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1927年,临时中共中央在《中国现状与共产党的任务决议案》中强调:“党的主要口号就是苏维埃”,因为“就阶级的观点,只有工兵贫民苏维埃政府,是代表工农国民革命的标志。”这表明中共
A.国共合作面临破裂的危机B.自主领导中国革命的决心
C.确立工农武装割据的方针D.以阶级斗争推进国民革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9. 下图是1943年的一幅漫画《减租会》,描绘了一群农民与一个地主模样的人展开激烈争论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
A.广大农村阶级矛盾尖锐B.中共政策未得到真正落实
C.农民民族意识蓬勃发展D.根据地对农民利益的维护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0. 下图为1958年扫盲教材的目录。该图体现了当时
A.要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组织教学
B.要培养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
C.国家教育方针注重开展实施劳动教育
D.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1. 罗马共和国时期,甫拉维斯把诉讼程序和进行诉讼的日期表公之于众,受到人们的欢迎,法律由秘密转向公开。帝制时代,奥古斯都则明确授予某些有名望的法学家以“公开解答权”,使他们的解答对各个具体案件发生约束力。材料说明
A.罗马人具有普遍的民权意识B.国家官吏的从政行为日趋规范
C.罗马法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D.罗马社会建设的主体力量改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