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高中历史统编版纲要上同步测试题
全国 高一 课后作业 2022-09-05 3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文化史(旧)、经济史(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 古代中国被誉为“瓷器大国”,在不同时期瓷器具有不同的突出特征,而宋朝瓷器艺术以其端庄典雅、清新质朴、含蓄隽永的美学特征著称于世,与唐朝瓷器的恢宏富丽、恣纵豪放形成鲜明的对照。宋朝瓷器出现的这种艺术风格主要是因为(     
A.开明的对外政策促使文化兼容并蓄B.理学形成促进人们对人生韵味的追求
C.商品经济发展使社会生活丰富多彩D.文学艺术世俗化促使审美优雅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 苏轼曾有这样的感慨:“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从“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到“多且易致”的原因是(     
A.造纸术的革新B.雕版印刷的应用
C.抄书人数的增多D.科举取士的需要
2022-08-30更新 | 379次组卷 | 4卷引用: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选必3-2023届高三一轮课时练习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欲富贵而恶贫贱,人之常情”“设言富若可求,则虽身为贱役以求之,亦所不辞”“循天理,则不求利而自无不利;殉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已随之”。据此推断,朱熹主张(     
A.合理调节物质生产与利益分配B.追求财富与道德伦理相互统一
C.鼓励商业发展重新树立义利观D.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维护封建伦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有学者认为,宋代理学家的儒佛争论集中于人性论,长于“内圣”而短于“外王”。其负面影响在于理学家们对孔孟之学或中华文化特殊性的固执坚持、对异己思想流派的坚决抵制,不仅使儒学失去了“见贤思齐”的优秀品质,也一定程度上使国人在文化上走向狭隘和故步自封。据此可知,理学的问题在于(     
A.缺少富有哲理的思辨性B.未能摆脱传统儒学的桎梏
C.丧失改造社会的使命感D.难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 朱熹认为:....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与该思想主张最接近的是( )
A.“人人皆可以为尧舜。”B.“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C.“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D.“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宋朝,专门为皇帝学习经书、史书开设的经筵逐渐制度化。程颖在经筵讲书时常以师道自居,多所规谏,使得皇帝畏惧,他认为:“天下重任唯宰相与经筵...君德成就责经筵。”据此可知(     
A.官僚集团内部矛盾激化B.士大夫有效制约了皇权
C.宋朝的文官政治较发达D.尊师重道成为主流思想
2022-08-16更新 | 459次组卷 | 15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母子如《伯俞泣杖》、夫妇如《杀狗劝夫》朋友如《管鲍分金》……又非唐之传奇,宋之戏文、金之院本所可同日而语矣。”据此可知作者强调元杂剧(     
A.注重演绎历史故事B.达到古代戏曲的高峰
C.呈现世俗化、娱乐化趋势D.具有伦理教化功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南宋学者陈亮指斥世儒自以为得正心诚意者,实皆麻木不仁,“举一世安于君父之仇,而方低头拱手以谈性命”。他提出“为士者”要有良好的品行,“居官者”要有处理政事的本领,君主要有“天下为公之心”,“立政之大体,总权之大纲”。据此可知,陈亮(     
A.认为道义与功利相互排斥B.倡导义利统一的经国方案
C.具有一定的民主启蒙色彩D.反对儒学吸收佛道的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朱熹认为,夏商周三代是讲究仁义、实行王道的理想社会,而秦汉以来却是专谋私利,实行霸道的社会。陈亮(1143-1194年)则认为,王道政治与霸道政治在历史上从来都是交杂并用的,霸道原本于王道,不存在两者之间的绝对鸿沟,指出“自以为得正心诚意之学者,皆风痹不知痛痒之人也”。由此可知,陈亮(     
A.主张天理与人欲并存B.强调理学地位未得到认同
C.宣扬仁义和功利对立D.符合官方意识形态的要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程颐认为:“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程颐的主要意图是(     
A.维护等级秩序B.宣扬儒家伦理C.研习儒经义理D.对抗佛道冲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1. 《宋会要辑稿》载:“自今商旅出海外蕃国贩易者,须于两浙市舶司陈牒,请官给券以行,违者没入其宝货。”这表明宋代(     
A.对外实行海禁政策B.对外贸易受到监管
C.朝贡贸易体制废弛D.沿海商帮违法贸易
2022-07-27更新 | 117次组卷 | 2卷引用:第8讲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及文化 -【备课备考通】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选课件(附精选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宋代最受欢迎的伎艺有说话、杂技、幻术、角抵、傀儡等,门类众多。如表演歌舞的李师师、表演杂剧的朱婆儿、表演傀儡戏的张臻妙、说书的文八娘等等。这反映出当时(     
A.政府主导的娱乐方式开始改变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社会价值观念发生根本性变化D.市民娱乐需求不断扩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南宋著名的江西白鹿洞书院的教规规定:“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其教规成为当时各个书院的范本。由此可知,南宋书院(     
A.深受朱熹理学思想影响B.以复古为政治追求目标
C.以传播儒家经典为宗旨D.承载朝廷教化百姓职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4. 传世家训《郑氏规范》中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家规族训,把朱熹所倡导的伦理道德落实于行动,在乡里传为美谈,几百年来历经多次战乱,郑氏仍在江南地区的浦江县保存下来。这说明(     
A.理学的世俗化与传承B.社会重学风气浓厚
C.开明开放的时代风范D.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5. 朱熹赞赏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关于月亮盈亏的解释,并用“阴阳”的相互作用,解释自然界的雷电、霜雪、彩虹的成因,批判前人的神秘主义错误。而金元四大医家之一的朱震亨把其最得力的医学著作命名为《格致余论》。这表明(     
A.古代中国科技重道德轻技术B.科技与理学有共通之处
C.传统科技注重理论规律探索D.完整的科学体系已形成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一个以拥有土地为特征的地主阶级——特别是中小地主阶层发展壮大起来,这些人经济地位提高,物质生活优裕,对文化的要求高......由于土地制度的变化,宋元时期的文化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提高了。

材料二   宋元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从《东京梦华录》中,可以看到这时期城市繁荣的梗概。它使宋元社会的许多方面增加了新因素。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宋元文化繁荣的原因。
(2)请结合宋代的史实,说明经济、政治的变化导致“宋元时期的文化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不返本开新,不接续源头活水,综合创新便会食多不化,推陈出新就会迷失方向;不综合创新,不引进众家异说和外来文明,返本开新便会泥古不化,推陈出新就会乏力苍白;不推陈出新,不致力于内部创造,返本开新就会徒说空话,综合创新也会主体不明。因此,“三新”之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则儒学的继承与创新庶几可以顺利进行。

——牟钟鉴《儒学继承与创新的三种途径》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北宋前期儒学面临的危机。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宋代理学家为重振儒学是如何“推陈出新”的?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文化史(旧)、经济史(旧)

试卷题型(共 17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5
材料分析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2
文化史(旧)
2,3,5,6,7,8,9,13,15,17
3
经济史(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儒学的复兴 单题
20.4印刷术单题
30.65北宋五子、朱熹的思想单题
40.65儒学的复兴 单题
50.4北宋五子、朱熹的思想单题
60.65北宋五子、朱熹的思想  儒学的复兴 单题
70.85元曲单题
80.4宋明理学的影响、评价单题
90.65宋明理学的影响、评价单题
100.65儒学的复兴 单题
110.65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单题
120.65宋元文学艺术 单题
130.65宋明理学的影响、评价单题
140.65儒学的复兴 单题
150.4北宋五子、朱熹的思想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60.85宋元文学艺术
170.65北宋五子、朱熹的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