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纲要上-高中历史统编版新课同步练习
全国 高一 课后作业 2022-09-05 4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 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最大胜利的一场战役是
A.长沙会战B.忻口会战C.台儿庄大捷D.武汉会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1939年5月1日,国民党决定正式开展全国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当天即在重庆召开有3000余人参加的总动员誓师大会。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强调“国家至上,民族至上”“军事第一,胜利第一”“意志集中,力量集中”。这一运动
A.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B.利于动员中国军民协同抗日
C.为广泛进行游击战争取人心D.旨在加强国民思想道德建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金豆豆,银豆豆,豆豆不能随便投;选好人,办好事,投在好人碗里头。”这首20世纪40年代流传于延安地区的民谣,说明了当时
A.革命统一战线得到贯彻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C.选举程序公开民主透明D.农业生产运动效果显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原创)1943年底,陕甘宁边区召开了第一届劳动英雄大会,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亲自表彰了两百余位劳模。有位劳模说“自炎黄到如今五千多年。受苦人恒居人下,世代相传。共产党来到边区,咱们的光景大大改变。历史上第一次,把劳动人民尊称状元。”这意在说明
A.边区民众对中共政策的认同B.中共广泛动员民众争当劳模
C.日军对边区经济封锁的失败D.发展生产是中共的中心工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侵华日军在百团大战后记载,今后应在华北地区“以治安为第一基调”,“一切施策均集中于剿灭中共势力”。从中可知百团大战
A.给在华北地区的日军以沉重打击B.直接改变了日本既定的侵华政策
C.敌后战场已成为中国抗战主战场D.进一步加剧了日本国内经济危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6. 1840年后,西方列强先后从中国获得了领事裁判权、军舰自由进入中国通商口岸、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而1943年1月,中美、中英在重庆签订新约,将这些从中国获得的特权予以废除。导致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A.英美国家的实力严重削弱B.中国国力得到根本性提高
C.抗战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D.中英美之间实行平等外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滇缅公路是滇西各族人民用血汗和生命筑成的抗战生命线,由汉、彝、白、傣、回等十个民族共同修筑而成。当时,许多青少年学生也自愿奔赴工地筑路。各族人民为滇缅公路付出了巨大牺牲,每公里就有4—6名工人献出生命。材料反映
A.中国全民族团结抗战的爱国主义精神B.中国成为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
C.滇缅公路是中国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D.国共两党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8.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从史实的角度对此进行论证说明,需要从下列哪几个方面着手?(     
①中国在抗战中付出的民族牺牲            ②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作战,援助英军
③中国战区牵制日本军力的占比            ④苏军在东北战场消灭日本关东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下表所示为《新华日报》刊载的部分纪念文章标题。由此可知
时间版次标题
1938年7月8日3英澳印热烈援华·纪念我抗战一周年
1939年7月9日3“七七”二周年·苏联特别广播
1941年7月7日2世界名人联名致书祝贺我英勇抗战·由反侵略总会领衔发起
1941年7月12日2迎接七七·美东西方协会七六举行广播·英广播公司增华语节目
1942年7月7日3同盟各国元首纷纷来电致贺,对我全国军民慰勉有加
1943年7月7日3英相电贺蒋介石·中英合作必能发挥适当力量
A.中国抗战受到国际社会关注B.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不断巩固
C.美苏等国反思对日绥靖政策D.中国政府积极争取国际社会援助
2022-03-24更新 | 44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重点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0. 1944年,林伯渠在陕甘宁边区政府工作总结中表扬七团二连种地1725亩,收细粮443石,洋芋30000斤,捻、纺羊毛440斤,还发展了各种副业。据此可知,军队的生产活动
A.有利于减轻边区民众的经济负担B.为百团大战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C.增强了民众对苏维埃政权的认可D.扭转了敌后战场被动防御的态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1. 如图是位于成都的私立华西协合大学于民国三十一年颁发给医学院张仲扬同学的毕业证书,同时授予其医学学士学位。对该材料理解不准确的是
A.可以折射出中国教育生活的日益近代化
B.有助于研究抗战时期四川高等教育状况
C.证明了抗战爆发迫使中国东部学校大量西迁
D.揭示了西式教育对近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从1937年5月到1946年3月,陕甘宁边区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选举运动,这三次民主选举运动采用了开会选举、背箱子选举等选举方式和票选法、画圈法、画龙法、画点法、投豆、烧香点洞、举手表决等投票方式。这反映出当时陕甘宁边区
A.民主政治建设灵活生动B.法制建设取得巨大成效
C.重视丰富民众文娱生活D.确立了中共的领导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3. 1940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修正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除三民主义外,特别强调要重视“近代所受之侵略与原因”,“注意国际现势之由来与吾国之地位”。其目的是
A.保证教育事业的延续B.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
C.加强中外交流与合作D.增强民族意识为抗战服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1942年12月,毛泽东在《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的报告中强调:目前我们在经济上组织群众的最重要形式就是合作社,并要求各解放区因地制宜,认真发展各类合作社。这一强调的目的是
A.走上工农武装割据道路B.粉碎日军的经济封锁
C.反抗国民党的独裁统治D.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学术界对战略防御阶段(从抗战爆发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评价基本是一致的,即认为:这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国民党军队对日本侵略军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但是也出现了丧失失地的局面,其客观原因是由于敌强我弱,国力相差悬殊;主观上则是由于国民党执行片面抗战路线,采取单纯防御的作战方针,以及战争准备不足等原因所造成。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十二卷·近代后编(1919-1949)(上册)》

材料二   到1945年8月,中国同时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国际地位……战争伊始,中国还受制于治外法权和帝国主义。如今,不仅招人愤恨的外国人的法律豁免权终止了,而且中国还要在战后的世界里留下印记。自1842年清政府签署《南京条约》以来,中国第一次重获全面的独立。另外,中国现在还是“四巨头”之一,是新成立的联合国组织永久且核心的角色,同时是唯一的非欧洲成员国。抗日战争是为了民族地位和国家主权而战斗,这是对辛亥革命的继承,中国已经完全实现了这个目标。——拉纳·米特:《中国·被遗忘的盟友》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举出三例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英勇抵抗的史实,指出中共有别于国民党的抗战路线及所采取的行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点明抗战胜利后中国在联合国中扮演的核心角色。
2022-04-09更新 | 199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政治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4
材料分析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政治史(旧)
1,2,6,7,8,9,10,13,15
2
中国近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全民族英勇抗战单题
20.65全民族英勇抗战单题
30.65敌后战场的抗战单题
40.65敌后战场的抗战单题
50.65敌后战场的抗战单题
60.65中共七大和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单题
70.65全民族英勇抗战单题
80.65中共七大和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单题
90.65中共七大和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单题
100.65全民族英勇抗战单题
110.65正面战场的抗战单题
120.65敌后战场的抗战单题
130.65抗日战争胜利的进程单题
140.65抗日战争的胜利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50.4全民族英勇抗战  抗日战争胜利的进程  中共七大和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