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西省五市九校协作体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江西 高三 阶段练习 2022-09-05 2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史学热点、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文化史(旧)、中国古代史 、政治史(旧)、世界史 、经济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选修(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 以“史”名官的职官,在商代晚期殷墟甲骨文中便已出现,战国晚期成书的《周礼》所设职官体系中,“史”的数量非常多,分布在“百官府”,即数量众多的属官之下,职责是“掌官书以赞治”。大量的“史”职人员的设置
A.说明真正意义上的史家史学已经出现B.推动了“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C.反映了官僚制对文书行政书写的需求D.有利于士阶层崛起和维护政治秩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 西周以宗法血缘关系为主进行分封授爵,秦国实行军功爵制,汉初赐民以爵,这一变化
A.有利于官僚政治建立B.促进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强化了政治特权观念D.体现了统治思想的转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晚清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谭嗣同尖锐地指出:“两千年来,皆荀学也!”他的意思是说,秦始皇之后的中国政治,都是荀子的学说当道。下面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礼者,人道之极;法者,治之端也B.君舟民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C.父不父则子不子,君不君则臣不臣D.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唐朝扬州位于长江和大运河交汇处,最为重要;唐末遭到严重破坏,盛况不复。北宋设市舶司后,明州(今宁波)发展迅速,“凡中国之贾,高丽与日本诸蕃之至中国者,进出唯明州一港”。影响唐宋时期长江三角洲港口体系变迁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经济重心的南移B.海外贸易的拓展
C.政治局势的变化D.政府政策的导向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中说:“赵宋官制虽承前代,如宰相大抵类似于唐,而宋则又以枢密使、参知政事为副宰相。若外官,则宋与唐大有别。藩镇(节度使)之权既夺,大约统率所部者有安抚使、转运使诸官职。”由此可见北宋
A.借助中央集权加强君主专制B.主要是为应对少数民族政权威胁而改革
C.在政治制度上有新建树D.在因循承袭的基础上迫于时代形势变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6. 史学大师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里提出,中国的政治分为两段,前一段是汉唐两宋,文官与君主共治天下,后一段是元明清,实行绝对君主专制。宋元之变的主要原因是
A.元朝实行行省制度B.元政府实行四等人制
C.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元明清实行八股取士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7. 两税法使古代中国税制史上的重大改革,标志着古代税收从以“税人”为核心转向以“税地”为核心。推动这一转变最重要的因素是
A.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破坏B.安史之乱使百姓大量成为流民
C.“履亩而税”理想的贯彻D.经济重心的南移和租佃制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8. 明清两代藏于宫内、传世至今的朱元璋画像,共计13幅。这些画像,可区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面统;一种是面如满月、慈眉善目、神态安详,来自明代官方史料。另一种,脸长额隆、鼻如蒜头、下额前突,颇为怪异,即俗谓的“猪腰子脸像”,来自明代民间传闻和清宫南熏殿。下图为明清藏于宫内的朱元璋画像。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官方的画像是出于政治统治和思想观念不同
B.民间神话异化朱元璋长相是为了贬低朱元璋
C.美化或丑化朱元璋长相体现了天人感应思想
D.这些画像可作为研究朱元璋的一手客观史料
2022-04-27更新 | 191次组卷 | 2卷引用:押全国卷27题 明清时期(前期)-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全国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9. 政厅公餐是在雅典城邦政厅内所举办的一项宴会活动,早在公元前6世纪,在政厅享用公餐似乎已成为雅典人的一种惯例,政厅公餐的参加对象依据身份和频率可分为一次性进餐和终身公餐。公元前420年左右刺杀僭主者获得了带有世袭特点的终身公餐的特权,公元前394年或公元前393年,萨索斯岛的斯陶里斯获得公民权前后享受到了不同的政厅公餐。根据材料可知,政厅公餐
A.体现公民权的开放性B.起源于民主政治奠基时期
C.具有荣誉性和政治性D.反映了雅典大众民主政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0. 行省治理是罗马共和国后期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在行省治理过程中,作为实际治理者的罗马官员滥用权力,大肆搜刮钱财。为遏制这种弊病,罗马当局不断加强法律建设,呈现出立法条款细致化、诉讼程序固定化以及惩处严厉化的倾向。但是,治理局面未因法律建设的加强而得以有效改善。由此可以看出
A.共和国后期罗马法以公法为主B.罗马法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C.行省制动摇了帝国的统治基础D.共和国向帝国转变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1. 1506年9月25日,威尼斯一对青年男女——比昂科家族的洛多维科和弗雷斯奇家族的朱斯蒂娜,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婚礼。婚礼可谓风光无限、贵客如云:新娘饰金戴玉、锦衣华服,装饰奢华的礼堂中摆满了各种珍馐美味,元老院首长、总督顾问等达官显贵亲临道贺,席间还有丰富多彩的歌舞助兴。但是自中世纪晚期开始,意大利各城市政府相继出台大量针对奢侈行为,特别是私人奢侈消费的禁奢法令。对意大利这种崇奢与禁奢并立的悖论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主要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B.都是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C.禁奢法令违背潮流不得人心D.禁奢只是针对个人私欲的膨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2.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有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社会普遍推行这种作息时间。到中世纪晚期和近代初期,欧洲人的劳动日在法律上依然是指白天的时间。近代早期开始,一些行业和工场的劳动时间向夜间延伸。决定性的变革发生在工业革命以后,尤其是在那些采用了机器生产的行业,夜幕降临后仍要劳作,成为不可抵挡之势。夜间劳动的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照明技术的进步B.世界市场的扩大
C.资本主义的扩张性D.工业革命的推动
2022-01-17更新 | 11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五市九校协作体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3. 光荣革命后首位立宪君主威廉三世仍然拥有外交特权。1698—1700年,威廉运用外交特权与法国国王签订了两份瓜分西班牙帝国的条约,引发英国贵族阶层普遍不满。他们认为条约不符合英国利益,君主外交特权存在不合理性。在1701年初召开的议会中,威廉、托利党、辉格党从不同立场出发,共同变革了这项特权。此后,君主仍享有外交权威,但外交政策必须由内阁制定,外交决议还须交付议会核准。君主外交特权的变革
A.体现了“王在法下”的原则B.促进了政党政治的兴起
C.受孟德斯鸠分权学说的影响D.推动了责任内阁制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在主要新兴产业里很多都处于领先地位,比如说化学,当时很重要的一块内容是工业染料,德国的产量占世界90%:再看电气,美国一开始领先,但德国后来居上,产品占世界市场的50%;再看光学工业,比如说镜头,当时优质产品百分之百来自德国,到今天德国的蔡司还是世界大牛。材料最能说明,德国工业化
A.重点是新兴产业B.基础是教育水平高
C.特点是深挖技术D.靠国家有意识推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5. 1871年,英国自由党制定《刑法修正案》,认定胁迫他人、组织他人工作、设立罢工纠察队等行为是违法的,可以按刑法处置。保守党上台后,1875年废除了《刑法修正案》,规定罢工中的纠察行为合法;暴力行动和胁迫行为虽仍属犯罪,但不再以密谋罪论处。材料体现了英国
A.政党政治走向成熟B.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
C.社会矛盾趋于缓和D.议会斗争成为无产阶级斗争的主要方式
2022-01-17更新 | 208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五市九校协作体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