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陕西省西安市32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陕西 高二 期中 2022-11-15 3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文化史(旧)、世界史 、文化交流与传播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 儒家最为经典的一句话莫过于“仁者爱人”,但是儒家所提倡的爱人是有等级的,有差别的爱,“墨学十义”中最有名的一点也与爱有关,那便是“兼爱”,这是一种无差别的爱。造成儒墨这一不同的根源是两者(       
A.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B.所处的社会环境相异
C.对世界本源的认识不同D.学术观点的完全相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 某先贤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这一主张体现了(       
A.法家的集权思想B.道家的无为思想C.墨家的非攻思想D.儒家的民本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董仲舒认为,君臣、父子、夫妇之义都来源于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因而“君为臣纲,夫为妻纲”。据此可知,董仲舒提出这一思想旨在(       
A.完善天人感应理论B.彰显君主以德治国C.维护封建纲常秩序D.促进家庭和睦稳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下表所示为汉朝几位皇帝在位时,太学中博士弟子人数的变化情况。这种变化从侧面反映出汉代(       
帝王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汉元帝汉成帝汉哀、平帝
博士弟子50人100人200人1000人3000人7000人

A.私人讲学风气盛行B.官办学校出现C.地方教育系统建立D.儒学地位上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陈寅恪的《论韩愈》中记录了韩愈用儒家道统排佛:“道统之说表面上虽由孟子卒章之言所启发,实际上乃因禅宗教外别传之说所造成,禅学于退之之影响亦大矣哉!”韩愈的这一做法反映了隋唐时期
A.统治者大力推行三教并行政策B.复兴儒学成为士大夫的首要任务
C.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了冲击D.儒学吸收佛道思想已形成新体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6. 宋明理学亦称“道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道教)和人生命运(佛教),又继承孔孟正宗(根本),并能治理国家(目的)的新儒学。汉儒治经重名物训诂,至宋儒则以阐释义理、兼谈性命为主,因有此称。可见,宋明理学(       
A.其思辨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B.提倡关注下层民众的教育需求
C.使儒学的内涵发生了本质的变化D.是儒学与佛道思想融合的产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朱熹认为,饥饿的时候想要填饱肚子,口渴的时候想要喝水,这些欲求是为维持人们的基本生存活动的,符合道德原则,是可以归为“天理”的;但是如果饮食不是为了果腹;而是追求对美味的享受,这些超出基本生存需要,只是为享乐的物质欲求,便是“人欲”。据此可知,朱熹认为(       
A.“天理”和“人欲”水火不容B.合理的“人欲”也是天理
C.“天理”和“人欲”相互割离D.“人欲”是“存天理”关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王阳明指出:“是以而言,可以知‘致知’之必在于行,而不行之不可以为‘致知’也明矣。知行合一之体,不益较然矣乎?”据此可知,王阳明(       
A.认为人应该通过心外求理B.意在抨击程朱理学脱离现实的弊病
C.强调道德修养的实践意义D.主张通过外在的行为规范维护秩序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9. 李贽认为,凡人与圣人之间,圣人不曾高,众人也不曾低,人人皆可以成为圣人,每个凡人都具有一般所谓圣人的德行。这说明李贽(       
A.反对迷信权威,追求众生平等B.否定儒家学说,动摇传统基础
C.宣传启蒙思想,构建理想王国D.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君臣平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0. 在黄宗羲看来,君主与生俱来背负为民众兴利除害的职责,王夫之也提出了“君以民为基”“无民而君不立”的主张。这些主张(       
A.违背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B.反映了小生产者的政治诉求
C.体现了清初思想控制的松弛D.继承了先秦的民贵君轻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四川绵阳市永兴镇二号墓出土了大量文物,根据墓葬形制和器物断代法可知,这是一座西汉墓。在木椁中部还发现了面积约5cm×5cm的纸片(下图),经鉴定,这些纸片的制造年代上限为汉文帝时期,下限为武帝初年。这一发现表明(       

A.造纸技术在汉代已得到广泛传播B.我国在西汉时期就已出现了纸
C.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D.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证据确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2. 秦朝以前的历法中,“其年有闰,闰在何月,当以中(节)气定之”,没有定制。秦朝时用颛顼术“以十月为岁首,其置闰恒在岁终,不可以闰余定”,制定了以小雪恒出现在十月作为置闰的法则。这种变化主要基于(       
A.阴阳五行学说的推广B.观测技术出现重大进步
C.官僚政治制度的确立D.生产和生活经验的积累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3. 任华称中国历史上某位书法家“挥毫倏忽千万字”,苏涣形容他“兴来走笔如旋风”,戴叔伦赞他“驰毫骤墨剧奔驷,满座失声看不及”。下列书法作品与材料形容的书体相同的是(       
A.B.
C.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汉赋描绘的对象多为丰富巨大的物象场景,对具有“极”“至”“巨”“高”“深”等特征之事物极具偏好。因此程廷祚称汉赋是“穷造化之精神,尽万类之变态,瑰丽窈冥,无可端倪”。这一特征本质上反映出汉代(       
A.恢弘豪迈的大一统气势B.民族融合的繁荣局面
C.多元化的文学创作风格D.宏阔广大的士人精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