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安徽 高三 阶段练习 2022-12-23 5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文化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政治史(旧)、史学热点、世界史 、选修(旧)、文化交流与传播、经济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如图为龙山文化时期的陶寺城址,由此可知当时(     
A.已经步入了阶级社会B.进入母系氏族公社初期C.初步形成了社会系统D.正向奴隶制度社会转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战国中前期,以儒、墨为主的学者,常取法先王,祖述尧、舜、禹、汤、义、武、周公,却又“取舍不同”,“皆自谓真尧、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争辩不休,竟使先王的历史变得相互矛盾,面目全非。这反映了(     
A.古代先王之事并不真实B.两派借重先王宣传学术
C.诸子百家思想走向融合D.儒墨学派斗争十分激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九品中正制最初由中央委派“贤有识鉴”的官吏兼任原籍地的州、郡、县的大小中正官,负责察访所任地的士人。到了中后期,世家大族的权力加大,不仅控制着地方的经济税收,还掌控着对人才举荐的权力。这一变化说明(     
A.选官制度的异化B.地方行政机构的变化
C.中央集权的加强D.国家治理效能的提高
2022-12-11更新 | 201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唐代两税法推行后,有人指出“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这一现象反映出两税法(     
A.实施目的已实现B.征收标准已改变
C.减轻了农民负担D.实施中存在弊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2022年开封市州桥及汴河遗址共出土了6万多件文物标本,有5万6千多件为瓷器标本,时间从宋代跨度到清代,有青瓷、白瓷、白地黑花、钓瓷、青白瓷、青花、五彩等类型,瓷器上印有内容丰富的文字、纹饰。据此推知,这些遗址和出土文物最有可能用来研究(     
A.南宋都城的结构与布局B.长江文化及大运河文化
C.大运河历史文化的价值D.宋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6. 元代的边疆民族政策虽有蒙、汉、夷等多重文化色彩,但以蒙古“旧制六事”为基本原则,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夷夏有别、内实外虚的传统,采取了直接的更加积极的统治方式,将所谓羁縻关系实质化。下列能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A.突厥“控弦百万”,设羁縻府州,贡赋“不上户部”
B.“契丹之初,草居野次,靡有定所”,实行捺钵制
C.“命三百户为谋克,十谋克为猛安,一如郡县置吏之法”
D.“民俗尚武……惟事佛为谨”,故设宣政院管辖
2022-12-11更新 | 257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咸丰十年(1860年)的“庚申之变”以创深巨痛造成了重大冲击,随之中国开始了效仿西法过程。由此可知,当时效仿西法(     
A.开启了西学东渐的局面B.兴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
C.开启了中国政治近代化D.拉开了开眼看世界的序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20世纪初上海广智书局出版的《最近卫生学》一书提出,“夫欲保国,必先强种,而强种之术,舍人人自解卫生,自能卫生,其道无由。吾国自医学失传,卫生一事,阙而不讲,此国民体格所以日趋于弱也。”书中观点意在(     
A.说明建立完善医疗体系的重要性B.大力宣传国家卫生防疫基本常识
C.强调卫生之事应该与救国相结合D.督促政府积极开展卫生防疫工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现代历史学家章开沅指出,“如果从辛亥前十年的改革以观察帝制以及后面支撑帝制的整个文化改变,从后十年的尝试共和反观革命的成效与不足,或更容易理解辛亥革命本身及其所带来的转变与不变。”由此可知,作者认为对辛亥革命的研究应该(     
A.运用动态和整体眼光B.侧重于发生的时代背景
C.着重于对未来的影响D.着眼于反封建方面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据民国时期《申报》记载:“兼省长阎锡山以国民学校原为儿童略识字,能通晓告白、报纸等而设,然查所选教材皆为文话,于实际上甚不适用,因拟将小学所用课本一律改用白话,俟征集妥协编辑完全后,即敕令一律改用云”。这一记载可说明(     
A.阎锡山强烈支持新文化运动B.新文化运动广受社会基层的拥护
C.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D.白话文运动顺应了时代发展需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1. 近代中国某一时期标语口号:“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这几个政治口号,真是不翼而飞,飞到无数乡村的青年壮年老头子小孩子妇女们的面前,一直钻进他们的脑子里去,又从他们的脑子里流到了他们的嘴上。这反映出该时期(     
A.民主革命思想宣传深入人心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广泛性
C.土地革命运动轰轰烈烈开展D.工农武装割据政权已全面建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2.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空谈什么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那就是有意无意地、或多或少地背叛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就不是一个自觉的忠诚的共产主义者。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到达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经地义。”这一论述在当时有利于(     
A.彻底打败国民党军队B.平稳地完成民主革命
C.探索中国革命正确道路D.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3. 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河南省林县人民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敢为人先的勇气,仅仅靠着一锤一钎一双手,历时10年在太行山腰上凿出了一条长达1500多公里的红旗渠,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林县多年的干旱缺水难题。据此可知,由此形成的红旗渠精神应是(     
A.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B.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C.开天辟地、敢为人先、坚定理想、百折不挠
D.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头脑清醒、目光远大
2022-12-11更新 | 43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