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江门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广东 高一 期末 2023-01-18 8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政治史(旧)、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选修(旧)、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史(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据考古发现,距今约5000—4000年左右,黄河上游齐家文化出现青铜器,长江中下游出现良渚文化有祭祀的玉器,北方的草原又出现了以打制精细石器为主的新石器文化。这些文化特点的出现,反映出(     
A.中华文明具有多元特点B.世界各区域文明中我国最早
C.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的发展D.家国一体的早期政治形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 在西周分封制下,天子、诸侯、卿大夫分别作为三级国家政权的君主,享有直接向下一级贵族授土、授民等决定权,而不必通过“议事会”或“代表大会”的批准。由此推知(     
A.当时中央集权雏形已出现B.分封制为分裂割据埋下隐患
C.分封制有效拱卫了周王室D.西周政权家国同构特点明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东周时期,周桓王、周顷王曾先后派人向鲁国“求丧葬费”“告饥”“求车”。周襄王接受晋侯召唤,参加诸侯召开的会议。周简王时期,晋国的大夫与周王室争田,双方各不相让,最后在晋侯的支持下,周王室获田。据此可知,当时(     
A.奴隶社会土地经营方式确立B.传统的政治秩序遭到破坏
C.权力和财产的分配制度缺失D.天子与诸侯经济关系紧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商鞅变法时,令拥有两名以上成年男丁的农户分为小家庭,一“室”变多“户”,原来以“室”为单位的土地人口由官府析分登记在各“户”之下,农民成为国家课役农。商鞅的这一改革措施(     
A.瓦解了宗族血缘关系B.推动了社会形态转变
C.提高了基层治理能力D.维护了井田制的稳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 秦朝御史大夫下设副职御史丞、御史中丞各一人,统率众多的御史。御史一部分在中央负责日常监察工作,另一部分常驻地方郡一级机构,负责对郡县两级官员的监察,又称监御使、监察使,或简称郡监。这些举措主要功能在于(     
A.削弱诸侯实力B.加强官吏管理C.提高行政效率D.减少决策失误
2022-12-16更新 | 485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新高考基地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有学者指出:“严格说来……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直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商周时期尚未实现统一B.“封建的统一”指“大一统”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D.“封建”指的是一种社会形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山东莱芜出土了西汉初期的二十四件铸造农具的铁范,铁范之内有“李”“汜”“山”等文字标志。经学者研究,其中的李、汜、山是姓氏。据此我们可以推断,西汉初期(     
A.冶铁业中心在北方B.冶铁技术相当普及
C.铁制农具普遍使用D.尚未实现盐铁官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从汉初到汉武帝时,一些大商人每年的收入都相当于食邑千户的封君。一般的封君甚至还要向他们“低首仰给”。他们操纵着盐铁业的经营,囤积大量的粮食和货物。他们的经济活动也影响到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这一现象(     

A.推动政府调整经济政策B.使汉武帝决心削弱相权
C.导致重农抑商政策产生D.是王国问题的经济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曹丕在接受汉帝禅位后,立即实施了迎合中原名门望族的九品中正制;孙权的家族久居江东,在长江南北的世族豪强中颇受拥戴;“织席贩履”出身的刘备也依靠荆、益两州地主的支持而得以称帝。由此可知,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实质上缘于(     
A.自然地理屏障的客观阻碍B.小农经济的分散保守特征
C.豪强地主势力的分区制衡D.各地军阀的治国理念分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钱穆先生在多种论著中谈到“北朝胜于南朝”:“(北朝)到底很快便建立起一个统一政府来。而且这一个政府,又不久便创设了许多极合传统理想的新制度 ……将来全都为隋唐政府所效法与承袭”。据此可知,北朝胜于南朝在于(     
A.民族交流趋势的凸显B.自身体制的不断创新
C.皇权与世族相互依赖D.传统儒家文化的认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1. 公元605年,隋炀帝下令修建含嘉仓。含嘉仓共有近300个粮窖,能够储粮500多万石,主要用于储存东都周围州县的粮食,以保证东都粮食的充备。据此可知,隋朝(     
A.粮仓分布遍及全国B.社会经济获得发展
C.实施轻徭薄赋政策D.阶级矛盾有所缓和
2022-11-25更新 | 279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调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唐朝时,岭南地区普遍实现了一年两熟,部分地区还探索出一年三熟的稻麦复种制。这(     
A.得益于山地和丘陵的开垦B.促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C.有利于农业经营的多元化D.加快了筒车技术的推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宋代,商人延师课子,令子弟科场得志的实例众多。如潞州商人张仲宾,“尽买国子监书,筑学馆,延四方名士,与子孙讲学,从孙仲容、仲宾同登科,仲安次榜登甲科。”这一现象反映出宋代(     
A.社会成员地位趋于平等B.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社会结构
C.科举制度日趋公平公正D.“抑商政策”出现了一定的松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4. 两宋时期质朴洁净之风逐渐盛行。士人多着宽薄的衣衫,颜色也多为清白淡黄;服饰图案造型也多以写实为主,没有过多的渲染或夸张,其结构更是十分严谨。这一现象(     
A.深受理学思想的影响B.折射出当时纺织技术十分高超
C.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表明当时社会风尚发生了变革
2022-12-05更新 | 17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宋代户籍分主户与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北宋初,客户占总人口40%,到1072年,客户比例下降到30%。这一现象将(     
A.抑制租佃关系发展B.导致户籍管理失控
C.增加国家赋税收入D.导致自然经济解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