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广东 高一 期末 2023-02-21 9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经济史(旧)、选修(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政治史(旧)、文化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 据考古发现,旧石器时代的中国南北方石器有明显差别,至新石器时代,南北方文化的差异缩小但地域特征依然存在,文化圈内的区域差异也很明显。由此可见,中华文明的形成具有(     
A.分裂割据的隐患B.对外扩张的趋势
C.多元发展的历史D.整齐划一的格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有学者认为,西周赋予了天下之国的民族性,使天下之国成为一种超越城邑之国的华夏国家形态。这一转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世袭制的确立B.分封制的推行
C.宗法制的完善D.礼乐制的崩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下图为战国时期浇铸铁制镰刀时用的模具,背后有弓形把手,一次可铸两镰,模具柄上有“右廪”字样,“廪”是国家主管农业、司造农具的机构。这可说明当时(     
A.社会生产力的进步B.国家决定经济发展
C.铁犁牛耕方式普及D.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2023-02-20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 战国时期,涌现出《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专著,认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兵家思想的出现(     
A.决定了战争的胜负B.有利于战争的胜负
C.吸收了诸子的思想D.反映出兼并战争的残酷
2023-02-20更新 | 97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有学者指出,发达的军事组织与官僚制度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亲和性,军功的提倡促成了社会的军事化,高度军事化又意味着集权官僚制度化。这里评价的是(     
A.战国的商鞅变法B.秦朝推广郡县制C.汉初分封异姓王D.唐代设置节度使
2023-02-20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据文献记载,秦代“高为台榭,大为苑囿,远为驰道”,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这些记载可以用来说明秦朝(     
A.统一制度的贡献B.二世而亡的原因
C.吞并六国的影响D.社会经济的繁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7. 汉初的统治者认为:秦国如同一架马车因跑太快而散架了,继秦而立的汉如果想继续驾驶这辆破车,就必须放慢速度以维持稳定。由此可知(     
A.儒家学说重新受到重视B.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
C.秦朝的制度被全部继承D.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2023-02-20更新 | 169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东汉末,思想家伸长统和荀悦都提出过恢复井田制的主张,但无法推行。西晋时颁布占田令,限制了占田的数量,此后南北朝的诸多政权均有类似主张和措施。这反映出的现实问题是( )
A.土地兼并泛滥B.商品经济萎缩C.边疆危机加剧D.割据势力崛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9. 汉代某地区“地广人稀”,到南北朝时期逐渐发展为“民多田少”。这一地区位于下侧示意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022-09-08更新 | 6052次组卷 | 71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北京卷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孝文帝改革之后,北魏君臣自称“中国”成为普遍现象,如中书监高闾上表把南朝建立者视为“蛮夷”“非关华夏”。由此可见(     
A.华夷秩序崩溃B.鲜卑传统消亡
C.北魏制度先进D.民族交融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1.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指出,秦“有叛人而无叛吏”,汉“有叛国而无叛郡”,唐“有叛将而无叛州”。他意在说明(     
A.行省制有利于国家治理B.地方治理关乎统治安危
C.官僚政治以吏治为核心D.中央集权制度存在弊端
2023-02-20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2. 安史之乱后,人口大量逃亡,租庸调制不能有效执行。第五琦和刘晏先后主持改革,如增加地税、实行夏秋两征、征收青苗钱、开征商税等。从制度传承的角度来看,这些改革(     
A.保障了政府财政收入B.改变了赋税征收标准
C.巩固了唐王朝的统治D.影响了两税法的实施
2023-02-20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3. 通过西域传来的印度、中亚、西亚文明以及通过南海传来的南亚文明,对唐文化的影响既深且远,使其呈现出中外、胡汉混合的显著特征。由此可见,唐代文化具有(     
A.封闭性B.包容性C.扩张性D.进步性
2023-02-20更新 | 12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唐代时,读书人感叹“空有篇章传海内,更无亲族在朝中”,到宋朝时则相信“惟有糊名公道在,孤寒宜向此中求”。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科举制度的完善B.门第观念的消失
C.社会阶层的固化D.商品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5. 宋代地方“路州县”三级体制中的“路”是虚设的,没有单一的行政区划和统一的行政机构及长官,州可以直接越级向中央奏事。这一制度设计(     
A.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B.使监察区转变为行政区
C.提高了州的政治地位D.有利于提高决策的效率
2023-02-20更新 | 112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6. 有学者指出,家天下色彩浓厚的金元政治模式,辅以宋朝以来逐渐深入人心的忠君观念,深刻影响了后代的历史。这指的是(     
A.因俗而治的治边策略B.民族交融的程度加深
C.专制皇权的显著强化D.故步自封的保守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7. 宋代时流行“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到明清时变成了“湖广熟,天下足”。这一变化说明江南地区(     
A.经济中心转移B.种植结构变化C.政治地位上升D.海外贸易发展
2023-02-20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8. 从明朝后期起,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戏曲的主题也由宣扬忠孝转向展现爱恨别离。这反映出当时(     
A.四民社会秩序的瓦解B.海上丝绸之路的拓展
C.主流意识形态的变化D.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2023-02-20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9. 明末清初在江南地区流行的善书,其内容多劝诫乡绅“不搀搭低银”、也劝诫商贾“当银钱足其等色”及大众“不行使低假银”等。这些善书的流行反映了当时江南地区(     
A.农业生产不受重视B.白银大量外流
C.传统观念受到冲击D.市民阶层兴起
2023-02-20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