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四川 高二 阶段练习 2023-04-06 1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文化史(旧)、世界史 、选修(旧)、政治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孔子推崇“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而韩非子主张“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法不阿贵”。这从侧面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A.诸子思想融合的趋向明显B.社会的转型引发了思想激荡
C.礼、法结合推动了社会进步D.儒家思想主流地位已经稳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 董仲舒认为,“天人感应”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突出表现在人类社会的治乱与天道运行之间的关系上。具体来说,人类社会的治乱兴衰状况会影响到天道的运行;反过来,天也会通过灾异或祥瑞来体现对人间社会治理情况的评判。这表明汉代(       
A.统治者自省和谨慎的态度B.政治受到鬼神论影响
C.儒学重现实轻人伦的特点D.儒学日益走向神学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朱熹认为,“循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害之已随之”,而倘若“循夫理,则不求利而自无不利”,这一定程度上发展了传统的利义观念,主张“利者,义之和,盖是义便兼得利”。据此可知,朱熹认为(       
A.知行合一可以实现礼义的调和B.合理调节物质生产与利益分配
C.追求财富与道德伦理相互统一D.存理灭欲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顾炎武在《日知录》卷十四《从祀》条中说:“周程张朱五子从祀,定于理宗淳祐元年,颜曾思孟四子配享,定于度宗咸淳二年。自此以后,国无异论,士无异习。历元至明,先王之统亡,而先王之道存。理宗之功大矣!”从这段论述看出顾炎武(     
A.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重视道德气节
C.是程朱理学道统的坚定维护者D.重视“经世致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柏拉图认为,雅典所有政治家都是演说家,但他们并不是“善良的和真正的艺术家”,因为他们没有“使正义在公民的灵魂中扎根,消除灵魂中的不义”,只会讨好人民。由此可知柏拉图(     
A.批判直接民主的弊端B.反对理性在政治中的应用
C.强调艺术要服务政治D.将道德放在政治活动首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6. 据统计,整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颁布了多达300余部的禁奢法令,这股禁奢立法的势头延续到了18世纪,对意大利近代消费社会的形成以及现代国家政府决策行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大规模禁奢立法的主要原因是(     
A.人文思想引发统治者恐慌B.适应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C.政府社会管理的职责所在D.引导人们正常的消费习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法国思想家孔多塞在《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中说:“人们一旦用理性检查了宗教的偏见之后,马上就会把它伸展到政治的偏见上去;人们明白了教皇的篡权之后,终于也要弄明白国王们的篡权。”为此,欧洲的思想家们(     
A.用启蒙思想批判专制制度B.为纯洁信仰改造天主教会
C.借文学艺术讥讽教会腐败D.以暴力革命推动社会进步
2023-03-01更新 | 1264次组卷 | 6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17届高考考前模拟冲刺打靶卷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