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绵阳市盐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四川 高二 阶段练习 2023-04-17 3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政治史(旧)、文化交流与传播、选修(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战国时期,统治者防范亲贵、任用布衣的风潮盛行。各国诸侯宁肯任用那些出身微贱,有贫者之智而无僭窃之嫌的人,也不愿让其同胞手足参与政权。这一现象(     
A.促成了变法运动的兴起B.导致了分封体制的崩溃
C.适应了官僚政治的发展D.表明了贵族集团的衰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以下内容出自战国秦简《为吏之道》。这反映了(   
A.官员个人素质的提升B.儒学统治地位的巩固
C.秦国治国理念的转变D.不同政治思想的融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周公继承并改造了殷人祭祀“鬼神”的传统,他从殷人“尊神”“事神”的知识系统中生发出了“尊礼”“近人”的礼乐文化,宗教神学逐步成为礼乐制度的附属。这表明西周(     
A.尊神事鬼的观念已经消亡B.早期人文思想逐渐萌发
C.礼乐制度丰富了宗教文化D.民本思想在变革中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家”字在春秋以前仅有两个意思,分别是氏族宗庙、宗族。而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逐渐衍生出“个体家庭”的意思。导致“家”的含义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逐步瓦解B.宗法制趋向完善
C.生产关系的变革D.各国变法的推动
2023-01-15更新 | 708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 西汉时期,汉武帝以察举制从民间拔擢人才,为皇帝出谋划策,让他们成为皇帝的智囊团。其举措的初衷在于(     
A.分散丞相的权力B.加强对官员的监察
C.减轻皇帝的负担D.完备中央职官设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战国时期以来,女娲传说和伏羲传说分别流行于我国的南北各地。从西汉开始,他们或被演绎成为兄妹关系,或被演绎成夫妻关系,“伏羲鳞身,女娲蛇躯”的主题成为常见于文人诗赋、砖石和绢画的基本题材。这一变化反映了汉代(     
A.华夏认同观念的加强B.南北文化的进一步交融
C.区域间经济往来频繁D.文学创作源于神话传说
2023-01-14更新 | 527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春秋时期,齐桓公规定:“有三幼者无妇征,四幼者尽家无征,五幼又予之葆,受二人之食,能事而后止。”越王勾践下令:“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气。”该时期这些政策的推行主要服务于(     
A.农耕技术的推广B.富国强兵的需要
C.社会秩序的重建D.商品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史书记载:公元前517年鲁昭公伐季氏,事情已经快要成功,因叔孙氏的家臣竭力主张援助季氏,结果竟把昭公赶出国去;季氏的家臣阳虎拘囚家主,放杀异己,偷盗国宝,据邑叛变。材料说明这一时期(     
A.士阶层的迅速崛起B.政治权力明显下移
C.法治秩序开始崩塌D.贵族等级意识分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某墓葬中出土了一套多达60余件的青铜组合餐具,考古专家确定这套青铜餐具的主人是战国末期的“士”。作为分封制最低一级的贵族却可以拥有如此精巧的青铜餐具,这反映了战国末期(     
A.阶级分化日趋严重B.血缘纽带关系弱化
C.礼乐文化荡然无存D.等级秩序走向瓦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商周青铜器是按照一定的规矩制作的。在制模阶段,用的是原始的规与矩,即今天的圆规与曲尺;在制 作纹饰的阶段,用的是意识形态的规矩。从先秦的政治家到普通百姓,无不意识到各种规矩的存在。按规矩制作出来的范就是规范。形成的规范(     
A.表明青铜冶炼技术高超B.维持了商周的长治久安
C.植根于匠人的劳动实践D.兼具物质与文化的统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史书记载,秦完成统一后,曾一次将各地豪富二十万户迁到咸阳,还曾“徙黔首三万户琅砑台下,复(免除赋役)十二岁”;击退匈奴后又“为筑城郭,徙民充之”。这些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削弱豪富势力B.开发边疆地区C.增加政府收入D.巩固国家统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左传》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周边的山戎希望与晋国建立友好关系,但晋悼公认为山戎“无亲而贪”,不同意与之和议,晋国的卿大夫魏绛向晋悼公陈述了“和戎”的五大好处,最终说服晋悼公与戎族订立了盟约。对此,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A.晋国是春秋时期首个霸主B.山戎已经完全认同晋国文化
C.“和戎”有利于民族交融D.晋国产生了华夏认同的观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荀子·富国》中提到“……救患除祸,则莫若明分使群矣。”《荀子·王制》中强调“分莫大于礼”;为了达到“明分使群”,使不同等级各安其分,使社会成为有组织的群体,他又主张以法入礼,规范秩序,由此可见荀子的思想(     
A.有利于维护君主的权威B.有利于恢复礼乐秩序
C.开启了法律儒家化过程D.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